亲爱哒因你跳订超七成,正文需要调皮一天两夜才给看哦
船内人心中都是一惊家主亲自出动,可见是了不得的大事。
得了这么大的消息这会儿船内有些商客开始琢磨着是不是放弃原来的打算买卖些粮食回来。
姚静皱起眉头,自从开春一滴雨都没有,到了播种季节,农户还是下了地按照庄户人家说法,再旱的天,地也必须种,因为地是他们的命粮食如果缺水了,他们会一家子全动起来远去江河提水灌田。
姚父也在庆幸不已家里买了十石粮食储存在地窖,今年家里是不怕挨饿了。
都亏了闺女的提议他才狠下心买了这么多粮食。
想着家里一切的改变都亏了闺女的师父啊!莫不是算到今年会大旱?
想到这里姚父对姚静那不知名的师父更加敬畏了几分。
船上日子无聊,而且又是六天五夜的路程所以船中的旅客们是天南地北地说着事。
有胡诌也有炫耀也有诉苦叹息的,各类事让姚静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个世界更进一步了解。
大齐传承五百多年了,在西汉末年的历史走了岔路,那时代没有刘秀刘莽为齐国太祖所灭,进而取得了大汉天下。
这会儿朝代发展,也和汉代差不多。
不过差异也有很多,比如纸,大齐现在已经全面推行了三百年。
五百年的皇朝已经是比较长寿的国家了,近百年来多多少少发生一些动摇国本的事。
就最近的,死去谥号齐明帝,活了二十八岁就死了,没留下子嗣,齐宗室按照祖宗家法,自然是奏请皇太后和皇后,为明帝过继嗣子。
不过皇后和国舅家族郭氏不曾过继嗣子,反而造反了,郭氏族长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被齐国三公秘密联手赶下台,郭家满族被诛灭,郭皇后也被逼自尽。
这会儿即位的是从钦州封地过来的桓平以,是齐宣帝的第十一世孙,宣帝时期,桓平以先祖被封为石涧王,封地就在石涧郡,郡府的名字也是那时候改的,这过了百多年,王位早就没了,到桓平以这代,完完全全成了小吏,桓平以之所以得到朝堂三公认定,最主要的是,桓平以和三公之一太尉常青亭有着莫大的关系,常青亭出自钦州千年士族,桓平以的父亲桓祥与常青亭有活命之恩!
就因为钦州石涧郡是皇帝的故里,所以这地界的百姓相比外边的日子要好过得多。
以前姚静不觉得,等到亲自看到其他地方的庄户人家生活,恍然才知,能够有两顿吃食已经是很幸福的庄户人家,大多数的人只能吃一顿,而且还是野菜等各种不饱腹的东西,而姚家饭桌上见着了正经的米粮。
“年年有州府出现天灾或,前年黄江水患,去年平州起义,今年轮到钦州了吗?苦煞我大齐子民也!”
说话的是一位花白的老太爷,他这时完全是在悲呼。
“老先生哪里人?”当下有商客问起了。
“老夫封隽。”
那商客连忙起身,先给这老太爷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才问道:“老先生可是封中郎大人?”
老太爷,也就是封隽苦笑摇头:“老夫哪里还是中郎将,现今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而已。”
商客更加恭敬了,说道:“中郎大人心系大齐天下,敢于金殿大堂上直陈大齐四祸,真名士也!”
姚静好奇地看向这位老人,大齐四祸,是什么?还在大殿上陈述?
马上就有人解开了她的疑惑。
“宦官干政,恣行不法,蒙蔽视听。”
“太尉持拥君位获宠,朝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
“卖官鬻爵至庸碌之辈祸害乡里,上主百官不仁,民间多暴动。是前秦之亡,亡于起义也。”
“州刺史设外兵,恐有州府子民只知刺史不知天子忧患。“
这情形怎么让姚静莫名地感到熟悉呢?
细想起来,她恍然惊觉,这四祸无不都是一个皇朝走到末路的表现。偏偏刺史拥兵自重,更是早就天下大乱的直接导火线。
如东汉和大唐,就是亡于外镇。
现在旱情四起,朝堂君主昏庸,只怕会爆发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各州刺史可不就有名目扩军了?
这年代的商客其实是变相地士族地主,几乎都会识文断字,地位比农户要高上不少。
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大小而已,普普通通的不知文字的走货商人根本不会出现在南下的船上。
封隽老先生的话让商客们谈论热烈,当然也有姚父和一些人什么不懂。
这船舱的人多少有些资产,姚静多花了银子买了这船票,现在发现真是太值了。
若是普通的房间,她定然是听不到这些东西的。
天下很可能会起乱世,那么她又该如何呢?
乱世人命如草芥,女人的命更是凄惨,不是成为玩物,就是牲口,牲口就是食物,乱世是德行最败坏的年代。
她是带着一家子寻找桃花源?还是寻一个靠山,战战兢兢地为人卖命?这年头轻视女流,她恐怕连卖命的机会也不一定拥有,就是有重用她的,社会地位下,再大的功劳,她最后也不过是男人们的附庸。
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李密首席军师沈落雁就完全昭示了这一个道理。
既然如此,何不自己努力一番,做自己的主人?
她不求争霸天下,但是必须紧握着自己的力量。
姚静心中思虑着未来,姚父在对前路的恐惧和对家里的挂念也静静地坐在一旁不语,他听不懂那些大人物的政论。
“姚先锋,虽然你的武功某很服气,不过你年轻还是个姑娘家,所以遇到冲锋还是交给我,你给我压阵就是。”
这话若是被渴望立功的人多想一下,还会认为这全武惫依旧看不起她,而且想和她争功。
姚静不渴望立功,她来这里不过是想言正名顺地去剿匪,所以看得出来,这三十多岁的汉子还真是为她着想。
“全先锋的部下人多强横,由您做首阵,是在最合适不过了。”姚静笑说道。
全武惫一听,大笑道:“你答应了,就这么决定了,我去向王校尉请令。”
姚静点点头。
目送他离开,一同在屋里和姚静商量军情的姚全、姚寿、姚万铜看着姚静等待她的吩咐,张豹这个立功心切的家伙就在这里和姚静抱怨了。
“队长,怎么能让他去抢首功呢?就他那部下,虽说有四百来号人,但是属下只要率领手下的兵都有信心摧毁他们。”
姚静瞪了他一眼,反而训斥他说道:“这里是联军营,你长得记性。”
张豹顿时怏怏退下去不敢再多话,他和自己一家子深受姚静恩德,又为姚静武功折服,所以对姚静简直言听计从。
“我们和白虎山的人交集不多,之前那百来号贼人不是白虎山贼人精锐,所以让全县尉打头阵看看也好。此外,我们也有很多人是新兵,先看看再上战场对他们有好处。”
姚全姚寿和姚万铜自是应好,张豹还有些怏怏不乐,不过也算是听进去。
“都退下吧,好好和手下的组长交流,动员一下士气。”
“诺!”四人站立起来。
姚静挥退他们。
这些人里面大多数大字不识,这些日子虽然被逼着认得几个字,可依旧不理想。他们也就武勇,能压得住手下,要想和他们论战局战势,根本是白瞎。
她叹了一口气,回到桌子上继续看白虎山和周围的地势图。
修建白虎寨的寨主也不是普通的强盗,否则也不会选上这么好的地形了。
和她的石头山比起来,更加难攻一些。
白虎寨的粮食又充足,若是真带着人死守在寨内不出,这场仗达到明年都未必会结束。
所以要想取胜,要么引诱寨内人下山,要么找其他路。
可是白虎寨的人会在大军围攻下下山吗?至于其他路,他们在白虎山可比他们久多了,有什么路他们怎会不清楚。
还有,就是内应或招安了。
内应不多,在寨内起不了作用,因为他们打不开寨门。现在去寻内应,似乎晚了。
至于招安,至少也得打上几场,否则这群强盗怎会心服?
看来只能随机应对了,暂时没什么计谋破敌。
第二日,联军如时行军。
姚静带着队伍在全武惫队伍后面。
她的军队行走整齐,很快就吸引到其他人的目光。
全武惫驱马寻姚静。
“姚先锋这兵是怎么练得,真是齐整有力。你看我部下,松散得和你部下一比,实在太差了些。”
姚静忙道:“都是一个寨子的人,又常常列队跑,所以有了默契,齐整有力没用,还不知道面对贼人是如何?”这事情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毕竟姚静总是让军队在山下围绕着原来的姚家村跑。
接着她又恭维道:“倒是全县尉的兵个个精壮,隐约有着杀气,不愧是全先锋带出来的精锐。”
全武惫听了有些得意,说道:“我们离白虎山很近,常常遇上白虎寨的贼人挑衅,我带兵砍杀了几次,经历过战事,这群小子也就像模像样了。”
姚静又恭维几句,终于将他忽悠走了。
其余的县尉虽然也好奇,但是不像全武惫那样心思大条,也就按捺住了,毕竟会走有什么用,能战才是的。
王校尉也没放在心上,抱着和其他县尉一样的心思。
行军两个时辰,终于靠近了白虎山。
在这之前要过一处拥有陡坡的长道,姚静看过地势,有些担心前面有埋伏。
如果埋伏在陡坡上推巨石下来,在陡坡下官道行走的整齐军队可不是要大乱,若是前面还有骑兵过来冲杀,只怕第一回和盗贼碰到的联军就会溃败下去。
姚静见王校尉到了这地方没下什么命令,她对手下的几个小队长使了个眼色。
随后她骑马去了中军。
“回禀校尉,前面陡坡,我军斥候来报,陡坡上似有人走上去过的痕迹。”
王校尉抬头向远处陡坡望了一眼,他虽然不是什么良将,但是一平民之身能做到校尉,不可能什么都不懂,当下命令军队暂停。
随后召集姚静等几个领头军商量对策。
“陡坡很高,人在上面埋伏箭的作用不大,冲下来伏击,只怕还没下来就跌下来死了。”全武惫满不在乎的说。
姚静问道:“如果扔石头呢?”
全武惫笑道:“这姚先锋可以放心,这地形我熟,上面就是一片丛林,见不着什么石头,坡这么陡,他们想运石头也难上去。”
王校尉一听,点点头。
姚静也稍微安下了心,可她到底有些不确定,她为人是暴躁冲动了些,那也只建立在她只是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她身上背负着众多人的性命,她会变得很冷静。
“既然如此,继续行军,不过大家也小心些做好防备。”
作者有话要说:州牧卷劫数了下一卷进入晋王卷。后面还有女帝卷,还有好多章,然后才完结
更了4200,求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