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为盛的龙湖城繁华依旧,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只是这半旬时日老百姓的生活舒服不已。
那场绵绵春雨过后的第三日,城北平凡山的满山桃树枝头皆是粉红与嫩白点缀,即使是在偏僻的城北,桃花清香依旧被微风拂过灌满整座城市。
在城中抬头北望,便是满目的深红印浅红,与另一侧郁郁葱葱的挺拔松林生翠绿意交相辉映。
而那宽阔的龙湖湖面被两畔不同色彩倒映更是有着奇异的美感,亦有小舟浮动于花瓣飘摇之中。
这半旬时日的阿清生活三点一线。
太白星散发恒久亮光之时阿清就已经起床,十几年的作息就是如此,手中握着那颗黑棋在平凡山石阶爬上爬下,汗水淋漓。关于这颗棋子,阿清特意请教徐言棋其中妙处。
在藏书阁书山与两位教习的传授之中,阿清得知因各自修行道路的不同,行者中也是有着分门别类。比如那座天师府里的行者,便是以符箓对敌,符箓从衣袖飞出便是风火雷电的变化。又如剑者百里飞剑,御剑入云霄。又如琴者琴音袅袅入耳入心,却是以灵力震敌人心魄等等……这些都是行者之中特类。
而这些特类之中最为奇特的行者便是“阵者”。每一位阵者皆是有着契合天地灵气的大道之资,一举一动皆能引起灵气的变化。于是他们便可以将其勾勒牵引,绘刻成阵,便一阵降十行。阵法图纸晦涩难懂,在旁人看来只是不成规律的左右来回勾勒。
阵者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整个人族也不超过十指之数,且几乎都归隐山林一心求道不问世事。
而自称平凡书院门房的徐言棋,便是其中一位阵者。
在白米粥翻滚热气升腾之中,徐言棋笑着说道这种阵法是再普通不过的千斤阵,那颗棋子本身并没有特殊,只是开启阵法的钥匙,真正的阵法其实是在那石阶上而且也只是残缺。若是将其完整绘刻,身处阵法之内的人便立即会有千斤附腿,寸步不能移任人宰割。
阿清听得明亮眼睛中异彩连连,小口小口喝着白米粥。
徐言棋笑着问道阿清要不要学他可以教,阿清小鸡啄米般点头。徐言棋又说道只是行者天赋并不等于阵者天赋,让阿清在木桌上手指蘸水以灵力随便写一句话让他看看。
阿清忐忑不安中抓耳挠腮写下一句话,看到仔细端详清水所画的徐言棋皱着眉头随后叹了口气。
阿清自知愚钝便告辞去藏书阁看书,还没到上课点,阿清求知若渴,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完成“登山”晨练。
只是其他师兄师姐相继来到食屋吃早饭之时,徐言棋还在观看木桌上的早已干涸的字迹唉声叹气。
元忡桓咬着油果走近看到水迹惊讶道:“这不是小师弟的笔迹吗?”
高阳月也来到木桌前,看着有些模糊的字迹念道:“萍水相逢,皆是命中注定。”
“小师弟的行书不温不火,字里行间皆是飘逸洒脱,却不失章法。”步星辰一旁说道。
徐言棋拂袖擦桌,水渍不见,笔迹犹在,有意入木三分。他叹了口气,看向藏书阁的方向说道:“怎么会有这么契合灵气的人?”
……
大型四合院的书院便是阿清的第二个点,一天两节课,上午是教习,下午是夫子。
王策教习传授百家学问的精髓还有他独特的理解,阿清在一堆昏昏欲睡的师兄师姐中听得如痴如醉。王策教习十分享受这种学生崇拜的目光于是更加唾沫飞溅。
另一位教习是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名叫纪康,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优雅大方。他主要负责传授“琴棋书画”这类艺术门科。琴,筝,笙,筑在他修长五指中传出绕梁之音。水墨画更是神意,形意具在让人如同置身青山绿水中。至于棋道,阿清一窍不通,看到大师兄与纪康夫子的相继落子,竟然有着身处千军万马战场之感。
于是求知若渴的阿清在藏书阁中找到一本破旧棋谱,学着与高阳月在阁中对弈,自然是被杀得片甲不留。阿清乐此不疲越来越喜欢棋盘纵横十九道,看书累了便下棋解乏。然而棋道之于心,何来解乏一说。
云柔夫子被称为“暴力美学”,而另两位夫子也有称号。
“百器大家”郭遥夫子,剑箭鞭镖,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各种兵器在他的手中皆是威力十足,本身也是位无想境中境行者,是站在了行者行列的顶端人物。
兵器是力量的延伸,不管是对于普通人还是行者皆是如此。
元忡桓的兵器是大戟,杀伐力凶猛的矛与戈的结合在元忡桓手中有点“名不副实”,主要是因为元忡桓长得太漂亮,俊秀外貌与此兵器有些格格不入。
倒是严实的大戟,大开大合,刺劈钩挑之中杀伤力十足。阿清听元忡桓说大师兄自己的“石戟”重达两百斤,投戟而出直接能穿透敌人胸膛倒飞数丈订杀地面,听得阿清倒吸口气。
郭遥夫子擅长各种各样的兵器且精通,讲解其中优缺点并以身示范,通过实战来磨炼学生,当然还是在不动用灵力的情况下,纯粹以“兵招”教学。
于是阿清看到了众位师兄师姐擅长的兵器。
元忡桓与严实一般都是用大戟。步星辰没用身后那把剑而是在兵器架上随意拿了一把长剑。
当步星辰握剑之时,身上那种锋利的气势越发咄咄逼人,剑尖亦有剑气长。
三师兄南宫初也是用剑,风流儒雅之姿,剑光挥舞之中书生意气风发。
侯行路手中握着如卷轴大小一般的物件前后轻甩,两端伸长变为长棍,棍名“如意”。
苗迢则是两板宽斧在手,胖子与斧,相辅相成的威猛。
高阳月抖转手腕,长枪枪花凌乱,金黄长发系在后背,英姿飒爽。
云婷也是用剑,女子剑独有柔美之感但剑光冷冽。
刘毅立与周昕也是用刀,不过相差甚大。周昕的刀是匕首,双刃短小锋利,刀刀致命。刘毅立的则是长刀悍行,一刀竖在前。
出乎阿清的意料,任婧师姐在兵器架上选的是弓。当任婧拉弓之时,阿清如芒在背。
轮到阿清的时候,步星辰将方才自己用的那把剑抛给阿清,阿清一时没接住,长剑插入青石地面三分,剑身摇晃。
阿清将其拔起,握剑柄的手掌有些刺痛之感。
郭遥笑着说道:“剑上还有剑气。”
阿清看向手心,果然通红一片。
“日后你定要去藏剑阁,那座剑山上肯定会有一把适合你的剑。”郭遥说道。
藏剑阁在大楚境内,有一座铸剑池,有一座剑山,剑池无剑,剑山满剑。
阿清挠了挠头说道:“谢夫子指点,只是我当下并没有学剑的想法。”
当下没有想法并不代表阿清不喜欢,事实上阿清非常喜欢剑,比如这一刻握剑在手,他能清楚的感知到剑长剑重,甚至不用看都能知道这把普通剑刃上有多少个细微的缺口。
藏书阁中满架的剑招剑式书目他都是忍着不去翻阅,他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渴望,每次感受到步星辰身上的剑气,那种渴望就越来越强烈。
郭遥夫子笑着点点头,两人距离一丈有余,他伸手在前虚抓,于是阿清手中的剑不受控制脱离飞向郭遥,没反应过来的阿清一个娘跄。
郭遥持剑在前说道:“阿清,记住了,你什么时候决定练剑,什么时候再握剑。”
阿清拱手道:“谢夫子指点,阿清记住了。”
这句话,他深深记在心里。
从那天起,郭遥夫子的课阿清都无所事事,在一旁看着师兄师姐们互相磨炼,不时上去“搭把手”。
云柔夫子与郭遥夫子皆是中年,曹青山也不例外。只是这位夫子有些像王策教习,样貌比起其余两位夫子更显老态也更亲和,早生华发且糟乱,微微驼背,手中拿着一本破旧古书。双目浑浊无神好似看不清书上的字,靠的极近。不过对学生很是可蔼可亲,笑容亲切。
要不是元忡桓说这位曹夫子才半百之年阿清还以为是位花甲老人。
曹夫子主要负责功法教学,他的课很简单,只要学生拿着功法书籍向他讨教,他便能娓娓道来。不但如此,他还可以当场展示给学生看,从细枝末节处给学生指导。
无论什么功法,只要学生会的,他便会,甚至还会某些家族不外传绝学。
至于为何会,是因为这些家族有所求。
因为曹青山的天赋实在太过恐怖,他甚至能改良某些有点小瑕疵的功法。
譬如大齐王朝南阳郡千年家族韩氏不传步法《凌云步》,硬生生被曹青山从“十一步”改为“九步”,两步的削减,却真正使会此步法的人九步之内,来无影,去无踪,凌步云上。
所收家族绝学,曹青山从不外传,这是他的规矩。
曹青山有个外号“牛角书柜”。
曹青山博览世间几乎所有功法秘笈,包括魔族与妖族,但因三族身体差异,并不能学习。
他那双眼睛就是看书看坏的,他的头发也是练功练白的。没有人知道他的修为是什么境界因为他从来不与人交手,他只喜欢看书学习。
平凡书院之中,曹青山名声最广。
得知这位曹夫子厉害之处的阿清从心底油然而生浓烈的敬佩。
活到老,大多数人都可以,而学到老,则是寥寥无几。
曹夫子在讲桌上自顾自的看书,下面的座位中只有阿清一人在第一排认真翻阅手中那本《行者修灵篇》,没有去后山修炼。
阿清三点一线中的第三点便是后山那块巨石,不再是被高阳月“拎”上去,由自己攀爬。
曹夫子的课就是修炼功法,不懂就问,师兄师姐们都去后山独自修炼,若是遇到问题便会来此讨教,曹夫子也就在这等着自己看书。
阿清手中的这本已经翻来覆去十余次,并不是因为他笨不能理解其中的灵意,而是他认为既然还没进入修身境,为什么要去了解那些知识。
正如登山台阶,一步一步来才不会摔倒。
曹青山与阿清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课屋内安静非常,窗外有鸟鸣,有风吹过窗台的声音。
阿清抬头之时吓了一跳,一张并不显老的笑脸在自己面前,目光浑浊的看着自己。
阿清起身行礼道:“夫子有何吩咐?”
曹青山直起探望讲桌面前阿清的身板,微微有些驼背,他笑着说道:“这本《行者修灵篇》当初的我也是翻了十几次。”
读书破万卷,阿清手中的这本入门书籍装订线已经松动。
阿清脸红说道:“学生愚笨,想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曹青山起身说道:“阿清此言差矣,看书是眼在看,脑在想。”
有些驼背的曹夫子来到屋门处,抬起右臂拂起门布,手掌在外五指轻轻弯曲。
曹青山收回成拳右手,转身对阿清继续说道:
“关键是,心得动。”
于是他缓缓张开手掌。
声音温和,目光浑浊。
屋外春风一瞬十里。
屋内满堂明媚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