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元仙朝的各地衙门都一样,整个衙门外墙唯一的出入口,就是位于中轴线正南方位的大门。
这个大门有个称呼,叫做“头门”。
头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洞,而是一座有屋顶的建筑物。
这种屋宇式大门的形制,受到法律礼制的严格限制,无论多大的州县地区,多大的衙门,其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
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宏元各州县衙门也被民间俗称“六扇门”。
这六扇门还有一层别的含义,在捕快之中有一个特殊的旁支,也被称之为六扇门。
这个六扇门通常负责管理各个宗派斗争和被仙朝通缉的要犯,同时与各大门派有着相当的交情,在朝廷和修真界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力,修真界中有身份的人犯案只要不惊动帝君和各大重臣,都可以不了了之。
六扇门能够拥有如此大的权力和能力,与历代帝君对六扇门的扶持和依赖,有着很大的关系。
早在仙朝初立之时,为了加强对治下的控制,首代帝君授命由主管刑罚的刑部,设立了隐藏机构六扇门,训练对付不服仙朝之辈,和宗门豪强的专门人员。
后来随着仙朝局势的安定,这个机构曾一度被撤销,到了二代帝君时期,六扇门这个机构又出现了,但是很快又由于卷入夺位之争,而又被撤销。
到了现任帝君时期,六扇门再次复兴,并且正式有了六扇门这个专职称呼。
仙朝网罗了各地的散修高手,对本宗门不满的人等各色人物,成立了特殊的机构,因为总部大殿的大门总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门。
六扇门中人物大部分都是心狠手辣之徒,修真界中一些稍小点的宗门,听到六扇门的威名都闻风丧胆。
尽管六扇门在修真界中声威赫赫,但是仍然有许多,不愿意为仙朝效力的修真者,根本就不买六扇门这个修真者衙门的账,他们认为六扇门的人是仙朝朝廷的鹰犬,已经失去了作为修真者的独立人格,对他们非常不齿。
六扇门堪称是仙朝历史上最隐密,最大,集秘密监察,查探,刺杀等活动为一体的神秘机构。
本代帝君在位时期,可以说是六扇门最辉煌的时期。
当年首代帝君时,仙朝初建六部,为彻底解决各路争帝者的残余势力和各方豪强,刑部建立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新锐少年,名为鹰犬,但是其职能还比较单一,权力也有限得很。
只到当今帝君登位,重新重视起六扇门,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事情,专门成立了一个集修真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于一体的秘密机构。
从此六扇门开始以行动诡异、手段凶狠、专办大案,而闻名于世。
修真界中开始广为传诵,六扇门的威严恐怖,时间一久,六扇门在修真界中的凶名,也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六扇门独特的地位和工作内容,形成了六扇门办案风格的神秘性。
一方面,六扇门是仙朝官人,要接受正统的仙朝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六扇门又要直接和修真界中的各类人打交道,必须要熟悉许多规矩。
也正因为如此,六扇门的人进得衙门,出得江湖,是不折不扣的变色龙。
他们遇到的事情千奇百怪,处理事情灵活多变,他们代表仙朝统管修真界中的事务,拥有极大的权力,却也同时被不为仙朝效命的修真者们所不齿。
而在六扇门的总部,还有一个东进西出的规矩。
进了大门,沿中轴线上砖铺的甬道,绕过屏墙,就到了第二道大门仪门。
仪门内是集中了所有事务功能的大堂院落,所以仪门也是重要的门户。
仪门也是三开间,六扇门扇通常是紧闭的,只有在上官来到或重要人物来临时,才会打开。
仪门平时关闭,要进出大堂院落就要走仪门两侧特开的便门,便门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门洞。
总之,六扇门这个机构,非常神秘,且规矩极多。
而年轻些的和尚,正好识得进来的这为首之人,知道是六扇门中的一人,连忙起身行礼。
这进来的人叫作别离,是六扇门中的一名重要人物,如今在京师这一块主管一应修行界相关事务。
别离并不是他的本名,只不过因为向来都有一见他,就会家人别离的凶名,因此久而久之,反而成了他的名字,本名却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别离对着年轻点的和尚回礼,然后转向年纪大些的和尚,非常客气的说道:“见过大师。”
别看这别离很客气的样子,就以为他很好打交道,六扇门的成员绝大部分都是修行者,或者有修行宗派背景,别离也不例外,按照修真界中的礼数,他这个样子很正常,下一刻就翻脸,也很正常。
年纪大些的和尚点点头,非常温和的说道:“不知道别大人此来,究竟所为何事?”
这个和尚也是在装,中州海都寺的和尚,可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如此态度,也只是因为知道六扇门不好惹。
别离笑着说道:“好教大师得知,今日京师之中发生了一件凶案,正好是在我的管区。”
那个年纪大些的和尚,有些不解地问道:“难道别大人,认为此事与我们有关?”
别离直接说道:“你们海都寺的人,死在了现场。”
年轻些的和尚闻言,肩膀一动,正待有所言语,年纪大些的和尚,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制止住了他的妄动。
“那又与我们河干?”
年纪大些的和尚面色平静的说道,他这一句话说得很有些无情冷血,但是却将那别离的话头,不硬不软的给顶了回去。
“你们都是一座寺里的,你说呢?”别离依然是很客气的样子,笑眯眯地对着年纪大些的和尚说道。
别离这话,很明显就是挖坑等着和尚来跳,那两和尚不管怎么回答,都不太合适。
年纪轻些的和尚,再也坐不住,“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