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锋,“你不是混娱乐圈的吗?听说你还去当了运动员,这会儿又成了中科院博士了,要说这跨界,你才跨得比较大。”
夜光无言以对。
柳锋看着夜光笑了笑,“你本人比照片上好看些。”
夜光差点了一句,你本人没照片上好看。
确实,现在的柳锋,和柳池烟照片上穿着军装,一脸正气,刚毅不屈的军人模样,确实没那好看。
“对了,你怎么会被调到这里?”柳锋问道。
夜光苦笑了一下,说道,“犯了点事,过将功补过。”
柳锋一愣,“犯事?什么事?”说话间,柳锋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
夜光,“黑了米国的国防系统。”
“噗”
柳锋一口水喷了出,愣愣的看着夜光,好半天才了一句,“你行。”
夜光,“我还以为你知道,这事前段时间闹得挺凶的。”
柳锋摇摇头,“不知道,我们这和外界几乎没联络,几乎是全封闭状态,我领导偶尔和我讲讲家里头的情况,嗯家里还好吧?”
“挺好的。”夜光说道,“池烟和妈常念叨你。”
柳锋神色暗了暗,有些神伤。
即便再有不得以的理由,一离家就是十几年,亲人对他生死不知,再怎么有理由,也会心有愧疚。
“依依呢?她怎么样?”柳锋轻声问道。
夜光,“依依很好,我和池烟带她,很懂事,嗯就是比较能吃。”
“有照片吗?”柳锋问道,“我想看看。”
夜光点头,“有。”
说着,夜光拉开了单肩背着的背包,然后掏出了个相机,相机其实是从系统储物栏里拿出的。
夜光打开了相册,然后翻找着依依的照片,递给柳锋看。
柳锋对夜光掏出相机,却是愣了愣,然后接过了相机,看起依依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夜光和柳池烟结婚那天拍的,柳池烟还穿着婚纱,夜光也穿着新郎装,依依穿着一身公主裙,提着个小花篮,头上带着个花环,很漂亮,很可爱。
柳锋盯着照片看了很久,脸上的神情数次变化,或有些神伤,或嘴角含笑。
夜光凑近了一些,说道,“这是今年年初十的时候,我和池烟补婚礼的时候拍的,后面还有。”说着夜光划拉了一下相机屏幕。
“这张,嗯这是依依画的画,说是要画小脑斧,画成了一只小喵咪。”
“这是依依在练太极,哦,太极是一种功夫,小丫头很喜欢,也很有天分,从小练到大。”
“还有这张,这张是依依和我爸去钓鱼,这是她第一次钓上这么大的鱼,把她给乐坏了。”
“这张应该是她八岁生日的时候拍的,她一个人把一整个蛋糕吃光了,只的满脸都是。”
“这是去游乐园的时候拍的,她胆子很大,尽挑刺激的玩。”
“这是我们去旅游的时候拍的。”
“这是她第一次在学校升国旗的时候拍的,小丫头是学校里的小升旗手。”
“这个,这个是池烟骂了她,小丫头委屈的都快哭了,和我撒娇的时候,我觉得有趣就拍了下。”
“”
夜光一边给柳锋翻着照片,一边讲解着。
忽然,柳锋按了一下相机电源键,让相机熄屏了。
他看不下去了,或者说,不敢看下去了。
自己的女儿,在她人生中成长最重要的年轮里,在她所有的点点滴滴里,自己却一刻都没有陪在她身边过。
依依是他女儿,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父亲,他们之间的关联,也许,仅仅只是血脉上的一点联系。
闭上眼睛,平复了几秒心绪,柳锋开口说道,“你之前,没有人把你相机收走吗?”
夜光一怔,这才反应过,这里好像还真是不能带相机进的,之前他相机就一直在储物栏里,所以,交私人物品的时候,没有交出相机。
柳锋倒是没有再纠结夜光怎么把相机带进的,说道,“这里不能带外的电子产品,相机一会儿我会让人取走,你还有别的电子产品的话,一并都先交给我吧。”
夜光摇摇头,表示没有了。
柳锋看了看夜光,问道,“相机的储存卡,能不能给我?”
“当然没问题。”夜光道。
“谢谢。”柳锋说了一声,然后麻溜的将相机存储卡拔了出,然后拉开了外套,将储存卡放进了内衬口袋里。
“哥。”
夜光突然喊了一声,喊柳锋一声哥,夜光倒是喊的很顺口,没改口别扭什么的,大概是柳池烟和他提前柳锋时,都是我哥,我哥的说着,夜光一二去和柳池烟聊起柳锋时,也都是哥,哥的称呼,所以,虽然这是夜光和柳锋第一次正式见面,但夜光喊他哥却是喊的很自然。
反倒是柳锋,微微一怔,然后笑了起,嗯了一声,“妹夫。”
夜光,“哥,这么些年,家里面一直都没你的消息,大家都很挂念你,你怎么也不给家里捎个信。”
柳锋,“不是不想捎,是不能捎,这么和你说吧,接下这个任务,就意味着,你已经从人间蒸发了,你和外界不再有任何联系,直到项目结束,不只是我,这个研究基地所有人,包括安保人员,都是如此。”
夜光,“我知道这个项目保密级别很高,但是,一个卫星项目,保密级别怎么会高到让研发人员十年都不能和外界亲属联系?”
柳锋摇摇头,说道,“妹夫,你刚刚,还不太了解我们这个项目,是,没错,这是一个卫星项目,但是我们这个项目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头和你详说,这么和你说吧,这个项目,保密程度以及重要程度,都是sss+级。”
夜光并不太了解所谓的保密等级划分。
柳锋补充道,“上一个sss+级的项目,是两弹。”
夜光一怔,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一个卫星项目,竟然能和两弹相比较?看是把这隐形卫星技术想简单了。
柳锋,“邓总研发两弹,花了二十八年,在自己的妻子,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呐,和他相比,我这十二年,还差的远了。而且,我们比他幸运,因为我们用不着花二十八年,我们的项目就快要结束了,结束了,也就能家了!”
家,这个字眼,大概是这个研究基地所有科研人员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事情,离家十余载,谁又不想家呢?
有人或许会问,离开家人,朋友,以一种于外界说,人间蒸发,甚至可以认定为死亡,为了一个国家的项目,消失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图什么?值得吗?
夜光没有向柳锋问这个问题,夜光扪心自问,他自己是做不到的,但他能够理解,并且崇敬柳锋,以及研究基地所有的这些科研人员为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在之后和柳锋接触的日子里,柳锋说的一句话,其实也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