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第一周,曾言言没有“工作”,只有“备考”。
签完合同之后尹志宏带她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介绍了好些人给曾言言认识,同时也昭告团队:“这是我们新来的高级培训总监,曾言言。”
但是没有培训系统的研讨,没有课程开发或者购买的要求,凯总对曾经理的近阶段安排是,“你们配合一下把跟养老产业、养老社区相关的调研报告给曾经理一份,你先看,缺什么到时候和我说。”
尹志宏希望曾言言在看过这些资料之后,找他聊聊,在她心目中,养老产业可能会怎么发展。
这一切和她培训经理的职责看起来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曾言言知道,尹志宏是对的。培训不是简单地梳理出有多少课程,由谁来讲这些执行层面的东西,甚至可以说,这是整个项目里最后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部分。很多人觉得,培训工作是很容易量化的,可曾言言自己知道,多少年来,在保险公司的培训部总是在“背锅”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培训讲师们太想把工作量化了——开发了多少课时,讲了多少课,学员满意度80%以上……也无可否非,不然怎么衡量培训部的工作绩效呢,业绩好或者不好,算在培训部头上好像也不科学。毕竟这是业务部门的培训部门,而不是人力资源的培训岗。
曾言言还是会经常想起杨筱歆教她的东西。自己在ZR感觉被老板“宠坏”了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杨筱歆当时告诉她,一定要能接受业务部门和培训微妙的关系,他们往往是这样,当指标达成顺利的时候,绝不会觉得培训帮着提升了渠道的销售技能,但是反过来,一旦业绩不好,基本上都觉得因为培训没到位。她说:“在你看起来这可能非常不讲理,但是销售承担的压力你是经历过的,必须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去宣泄责任的途径。这是两个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较劲,不是某一个人针对一个人。就像分公司的老总永远觉得总部拍指标都是用脚趾头想的,但是总部也担着董事会、股东们给的压力……”
这是一种相当高层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考虑自己的部门以及个人的岗位价值究竟是什么,把这个终极目标想清楚之后,再来思考如果要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提供什么样的量化工作。
目标的SMART原则,是在终极目标正确的基础上,使考核更公平的方式。S是Specific(具体的),M是Measurable(可衡量的),A是Attainable(可衡量的),R是Relevant(可衡量的),T是Time-bound(有明确截至期限)。可以看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乃至在不同的阶段,培训的目标,即使有SMART来协助,还是需要一开始就明确,到底希望达到哪个程度。
而P.A.N需要思考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三年、五年和十年的阶段上,想把养老产业做成什么样子?
曾言言这几天看的资料,是高达15厘米的一大叠文稿,五花八门,除了些学术研究,甚至还有近3年流行的广场舞有哪些舞曲,老年人旅游的路线以及每次行程大概是多少天,均价在什么范围,以及老年人婚恋市场分析报告……
这不是一家地产公司吗?不对,集团公司也许是,而现在的P.A.N,是互联网+产业。曾言言开始相信当时在面试的时候,尹志宏和她提起过的对线上业务模式的设想。如果前期的调研做得这么到位的话,相当于只要是和老年人有关的业务,把流程捋清楚了,就能找到合适的客群。所以,已经是养老社区的客户,开发他们其他的购买可能是一条路径;反过来,成为P.A.N的忠实客户之后,如果有一天想要购买养老社区,可能就很难再选择别人家了吧。
真的挺有意思的!
一边翻看资料和在网上刷刷跟养老相关的热搜话题,曾言言一边还回去采访了家里两位不认老的“老人家”。
吃晚饭的时候,曾言言看着曾妈妈说:“每天烧饭这么辛苦,我们要不然工作日就请个阿姨来烧饭,或者叫外卖,要么就是你和爸爸有一天退休了,才在家烧饭好伐?”
“外卖哪能好切啦?根本弄得不干净,你连它从哪里烧出来的都搞不清楚。而且又油又咸!”曾妈妈马上坚决反对,“好好的请阿姨组撒,等哪天我和你爸爸弄不动了,哦呦你就是懒,其实自己烧烧,又实惠又清桑。对了你真的要一直这么一个人啊,算了算了,你们现在小年轻结婚了自己也不烧的……”
最服气母上大人的地方,就是她思维的跳跃性。曾言言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位老年女士的需求——饮食健康,价格实惠。
“爸爸,你和妈妈怎么也不想着出去旅游玩玩?我看很多同事他们家老人家不要太潇洒哦。或者你们如果想去哪里玩,我带你们去也可以啊。就是提前把假请好就可以了。”
曾爸爸摇摇头:“不要不要,你刚到新公司,不好请假的。我们要出去玩么,你回家的时候晚饭自己就随便吃了,我晓得的呀。”
“你们是不是嫌贵啊?现在很多旅行团是给老年人特价的,60岁以上的话,价格很便宜,而且不会很累的。”
“也不是就觉得贵,旅游么开心肯定是开心的。可是一个团里,有时碰到些难弄的人,花钱还花得一包气就么劲了。”
曾言言又在心里默默记下,怕给子女添麻烦,不爱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渐渐地,曾言言有点上瘾了。找到机会就和老人家们闲聊两句,随口也许就问到了某个老先生或老太太心里关心的事情。她知道这个调研方式非常不科学,单独的样本不具备群体参考性,但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切切实实的想法,却让她这么个年轻人,似乎有一点懂得老年人的心了。
67岁,男性,妻子2年前病逝,儿子在跨国公司做中层干部,还没有结婚。老人家不敢催他,怕他更加不愿和自己多聊天,甚至不回来了。
54岁,女性,在等退休。老伴还在事业单位工作,要3年以后才退下来。主要的事情是在家带刚出生的外孙。怕小孩觉得自己没用。
……
尹志宏看着曾言言的笔记,挺受震撼的。
“我倒是没想到,你居然把事情做得这么到位。说说吧,有了这些调研之后,怎么去看养老产业?”
“凯总,我完全没想过养老地产这件事,可以吗?仅仅是思考了很多老年人生活上可能有什么需求。”曾言言目前还有些拿捏不定的,就是她到底要不要把自己当成在一家做养老社区开发的集团里工作,还是仅仅考虑P.A.N这个有些天马行空的项目。
“千万不要被束缚住,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就太对了!想买养老社区的才多少人,可是所有人都会老。”尹志宏点头鼓励道。
“目前我能想到的,其实是三大需求。第一是心理方面的,有显性的需求和隐性的需求,比如说有些老人会希望孩子多陪伴一下,这是很显性的。而有些老人却希望仍能找到被孩子信任和依赖的感觉,这个需求他们很少表达,是需要年轻人们自己发觉的。不然他们会很无奈,也很失望。第二是生活便利和信息普及的。第三是健康长寿方面的。但我也说不上来对不对,总觉得便利和健康,说到底还是一个心理上的感觉,就是他们虽然老了,还是希望别人不要把他们当成没用的、古板的、麻烦的人群……”
尹志宏笑着对曾言言说:“我觉得自己选了个保险行业的人,真是选对了。这两个行业都是没点感性没点情怀,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
《险情之弱鸡小曾要逆袭》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险情之弱鸡小曾要逆袭请大家收藏:()险情之弱鸡小曾要逆袭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