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719章 民族英雄
    第719章 民族英雄

    (车祸伤未愈,写作有些困难,这两章写点历史有些水,建议跳过)

    两万日军立即分兵,五千人为一个攻击梯队,迅速向明军所在小山坡摸去。

    这里杂草丛生,还有很多树木,如果是小股军队到来,很难被发现。

    日军两万人连绵好几里,不然林锋他们也很难发现有日军到来。

    两军距离越来越近,日军五千人已经都爬在山坡下了,上面明军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很明显没有发现日本人。

    山坡不是很高,大约一百米左右,是一个斜坡并不陡峭,身体健康的人都能爬上去。

    看到明军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日军,柳生流弊顿时心花怒放。

    他感觉马上就能和明军短兵相接,只要和明军短兵相接,日本武士绝对能把明军杀的片甲不留。

    为了尽快冲入明军阵地,也为了节省时间,柳生流弊改变了五千人为一个梯队冲锋的命令。

    他对身后一挥手:

    “快,再上去一个梯队,一万人给我神不知鬼不觉杀入明军阵地。”

    “是”

    柳生流弊一声令下,又有五千人悄悄摸到山坡下。

    这样以来,在不是很宽敞的山坡下就聚集了一万人,并且这一万人手中都还拿着武器。

    “一群傻逼明狗,大日本军人都摸到他们屁股了,他们居然还一点都不知道,不要以为有几把好枪几门好炮就无敌了……”

    柳生流弊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大手一挥,日本人立即开始向山坡快速爬去。

    前面说过山坡不高,正常情况下半柱香时间能爬上去五千人。

    趴在岩石后面的林峰早就等不急了,如果是他指挥,手榴弹什么早就扔到日本人群中。

    可是张煌言艺高人胆大,他双眼紧紧盯着两万日本人,就是不命令开火。

    原来张煌言看到山坡下空间不是很大,如果日本人都挤在下面更容易弄死他们。

    如果打早了,后面日本人能轻松逃走,那不是张煌言的性格。

    说起张煌言,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在明末众多民族英雄中,如李定国,郑成功等都是声名显赫。

    他好像不显山露水,其实张煌言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崇祯九年(1636年),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

    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

    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煌言考中举人。

    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于是朝廷开始重视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材,张煌言虽考文举,但仍须加试一些战事急需的武备科目。

    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故周围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

    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杭州等城。

    宁波城中文武官员有的仓惶出逃,有的策划献城投降。

    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

    当时,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等率众集会于府城隍庙,张煌言毅然参加,倡议勤王,集师举义。

    并奉表到天台(今浙江台州天台县)请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

    授翰林修撰。后清军破杭州,张煌言随鲁王逃至浙闽沿海,入据舟山。

    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

    大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乘虚突破钱塘江,绍兴、杭州、义乌、金华等城相继失守。

    南明宗室乐安郡王、楚亲王、晋平郡王在金华殉国。

    鲁王则在石浦守将张名振护卫下自台州出海到达舟山。

    张煌言随即赶回鄞县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一行至舟山。

    但舟山总兵、隆武帝所封肃虏侯黄斌卿却拒绝接纳,鲁王只得逃往福建长垣。

    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

    张煌言与张名振待局势稍定后,重返浙东与舟山地区,组织招募义军。

    而张煌言被鲁王加授右佥都御史之官职。

    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

    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欲在苏州反正,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

    张煌言劝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

    于四月六日自岑江(即浙江舟山岑港)出发。

    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

    总督浙直水师户部左侍郎沈廷扬、总兵蔡聪(黄斌卿之妻舅)等将领十余人上岸后被清军俘获,于七月三日就义。

    而张煌言也因飓风吹翻船舶,陷入清军之手七天,找到机会逃出到了海上。

    在途经黄岩时,又被追赶的清军包围并以箭射之。

    张煌言率领数骑突出包围,自此他更加努力练习骑射。

    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

    其时,当地的多个山寨经常劫掠民众,唯独张煌言与王翊让他们的部下不要扰民,深得民众拥护。

    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年)七月。

    清将张天禄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分水关,马进宝出台州海门,闽浙总督陈锦全军出定海,分路进攻舟山。

    张名振、张煌言等奉鲁王入海出兵吴淞,牵制清军主力。

    大学士张肯堂、安洋将军刘世勋、荡北伯阮进、左都督张名扬等留守。

    此役舟山军民死难者达18000人,合葬定海城北龙峰山下。

    事后,清将自承:“我军南下,江阴、泾县、舟山三城,最不易攻。”

    顺治十年(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

    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一带沙洲。

    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

    明军以崇明和附近沙洲为基地,如清方一分档案中所说:

    “筑圩耕种,近城十里之外,贼众充斥。百姓菜色相望,饥馑难支。为我用者恹恹待毙,为贼用者欣欣向荣。”

    崇明产米之乡皆在平洋山前东、西阜沙,今被贼踞。

    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1654年),张军三次进入长江作战,这就是有名的三入长江之役。

    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抵燕子矶,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

    乃会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张名振缟素入城,遍觅母尸,哀动三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