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捂着头窝在他怀中,一想刚才两人的亲密举动与外面守的人只隔着薄薄车壁,她顿时身如火烧——她没发出什么奇怪声音吧?外头的人没听到什么吧?
乱七八糟的想法冲到脑中,她从头红到脚,手都是抖的,连忙要推开穆溪白,穆溪白正轻揉她额间伤处,见她不老实,一掌拍在她侧臀处:“别闹,安静点。”
陶善行咬了唇,半晌才道:“穆溪白你给我老实点,放手!外头有人!”
穆溪白瞧她窘状,笑道:“你也知道有人?话再说大声点,外头全听到了!”
“……”陶善行气结,吐不出话来,只想下马车。
许是难得见到她被堵的模样,穆溪白心情大好:“你放心,我就抱着你,你别老动来动去的。”说话间,那手搂得越发紧了。
忍不了,也还是得忍着,不然难道在车上要她?
他也没禽兽到那般地步。
不过,这夫妻债收不回,要点利息还是可以的。
“说了别动,你再动……”
“再动怎样?”
亲亲抱抱不为过。
他一转身,把人抵在车厢壁上,凑过唇去,先亲个天昏地暗再说别的。
————
虽然紧赶慢赶,但一行还是错过进城的时间,只能在城外露宿。好在穆溪白的人早有准备,带了帐篷油毡干粮等行军之物,就地扎营,女眷们都在马车上休息,其余的三四人挤一顶帐篷,勉强也能对付。
陶善行躲在穆溪白马车里却不敢露面——她心虚非常,总觉得马车上的动静叫人窥听了去,不敢见人。
一晚上就这么过去,翌日大早整队人再度启程。
雨已停歇,天终于放晴,久违的阳光倾洒,夹道两侧的风景也起了变化,再不是荒芜田野,渐渐有了村庄影子,离兆京已越来越近。陶善行有心再给自己雇辆马车,穆溪白却再不肯放陶善行独自坐马车,任她好说歹说就不遂她的心,气得陶善行与他冷战起来。
平日里好话说尽哄着她,伏低作小也不打紧,但只要一说到安全问题,穆溪白就只一个态度,霸道蛮横地让陶善行也拿他没办法。
转眼又过两天,穆溪白与陶善行一行人已到南华山下。
南华山是兆京地界最有名的山,亦是国寺南华寺的所在之地,从这里到皇城,只有半日的路程。路上的行客已经多起来,不再是前几日冷清的光景。往返皆有人,既有各府的马车,亦不乏普通百姓,有骑马的,也有一步一叩首沿山道而上的虔诚礼佛之人。
“停车吧。”
离悉的景致扑眼而来,陶善行一阵恍惚过后,让穆溪白将马车停在山脚下。
既然路过此地,就将前尘往事了上一了,除了朱氏托她祭拜之外,她自己也想上山再看一眼。
她上辈子落发出家的地方。
穆溪白知她心中所想,将随行车马安排好后,抱着斗篷过来,一边替她系上,一边道:“我陪你上去。”
陶善行点点头,没有拒绝。
————
时入九月,秦雅死忌将至,南华深山已降初雪,新白染枝,寺中黛瓦如覆苍发,一夜白首,晨钟踩着点撞响,余韵沉长,似要惊醒蛰眠的虫兽。
陶善行拾阶而上,一步一印,循着记忆里的路,艰难而虔诚地迈过南华寺后山蜿蜒的小道,走向另一个沉寂逼仄的所在。
南华庵不在恢弘雄伟的南华寺中,它落于南华寺后山深处。
庵门斑驳,铜锁腐绿,石阶的青苔被薄雪遮盖,面色蜡黄的知客尼闻得叩门声迎出门口向她合十行礼。
“你在外头等我吧。”庵中一般不接待男客,陶善行便让穆溪白在外等着,自己随知客尼进了南华庵。
庵中景色如故,与三年前并无两样,前面是佛殿,后方是禅房。而她就死在南华庵的一间禅房里,初雪无声,枯灯半盏,没有炭火的屋子冷到骨子里,她就像那场雪,悄无声息的下,悄无声息地去。
拜过菩萨,添了香油,买了把香烛纸品,她又往庵后一间小小的禅室去。
禅室昏暗,檀香浮动,烛光随着门缝的风摇得满室乱影,供桌上摆满牌位,叫人心添畏惧。这里供奉的,都是夭折的人——未出嫁便亡故的姑娘,没有婆家可棲,也不为娘家所容。
比如她。
桌上的牌位都很陈旧,夭折的人,是不会有人来拜祭的。她找到自己的牌位,有些诧异,牌位还新,朱漆似乎年年都有人重描,上头的字还清晰。
陶善行不免诧异,死去三年,又被亲族不齿,谁会来拜祭她?
正胡思乱想,她忽闻门外几声脚步响起,有软糯的女音传来:“多谢师太,我自己进去便可。”
门“咿呀”打开,光影里走进温柔清丽的女人。陶善行瞬间恍惚,想不到自己竟在这里遇见她。
来人着厚实的家常袄裙,颜色花纹都很素净,身上钗环甚少,只发间一只玉簪玉色碧青,种水极佳。岁月厚爱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