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出身低微,性子又不好。第三大是沈昭仪和郭美人。再下来就是碧玺、玉梳、桑枝之类得脸的大丫头小丫头了。
沈昭仪出身虽低,但他父亲到底是执掌孝陵祭祀的人,可以借死人的口说话,郭美人就是真的没什么根基了,一个木匠的女儿,母亲早亡,随父亲长大,身世这般不祥,是为了凑数才进的后宫。皇上仁慈,不在意她的身世,才一直留着她。
锦幔听着八卦,觉得这里事情真多,相比之下,李府和小秦,王府人口都太简单了,大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顶多小木梅和瑶瑶姐姐这样的出来跳腾两下,和赵妃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
她突然有点好奇,这个传说中的赵妃到底长什么样子。
贾优说:“赵妃的美不在于皮肉,而在于骨相,原来她是潜伏在陛下身边的暗卫。”
是……是吗?她也是暗卫,怎么感觉到处都是暗卫。锦幔闭上眼睛,不去看那个死去的郭美人,也不去想她,软绵绵地飘到了西华门外,这里也不消停,大门中间一层层地,卡着半人高的尸体。
贾优推推锦幔腰,想把她推过去:“白尊没教你两招吗?死人有什么好怕的。”
有什么好怕的,没有生气的东西都很可怕好吗?
行吧,贾优先一步跨了过去,锦幔也提着裙角,从死尸背上跨了过去。她们想跑到河边走水路,可是码头早已挤满了人,大户人家拿着文书命令前面的人让一让路,可是没有人理会他们,一个穿着虎头鞋的孩子在水边哭泣,穿着丧服的妇人们扑在地上,争抢一条臭鱼。
锦幔见过很多卖儿卖女的事情,但南京城里的景象,却让她觉得格外难受,因为这些人穿得很讲究,有读书的,做官的,还有来求取功名的,世道乱时,都是一样的束手无策,逃不出去。
一队燕王的人马整齐划一地举着刀枪,拨开一条小路,让闲人回避,他们要封锁这个码头,领头的人骑着马,漫不经心地甩着藤刀,目光扫过一片片哭喊的人群。
啊?是小鸦…… ……
虽说那是她师父,可是从未得到她真正的信任…… ……锦幔忙背过身去,小声对贾优说:“我们还是躲一躲吧。”
摁,贾优看看自己的官服,当机立断,扯住右边的袖子,一把把整件外袍都扯了下来 。
当街脱衣?锦幔忙遮挡道:“你要干什么!”
“这衣服太过显眼。而且我里面不是还有一件呢么?”她穿着白色的渎衣,拉着锦幔,钻进了一间卖扇子的铺子。这铺子锦幔来过的,和白尊一起,墙面上挂满了白色的扇面,有的提了字,有的没有提。锦幔扫了一圈,见地上掉着几张写好的扇子,一面写着“捐躯赴国难”,一面写着“视死忽如归”,店主可能是个支持皇上的书生。贾优隔着窗棱往外看,一不留神,踩上了一柄带香风的扇面,上面写着什么“半醉海棠扶不起”之类的玩笑话儿,贾优轻轻抬脚,把它踢到了墙角跟。
她家在紫金山下有个放药的仓库,她本来想带锦幔去那里,可现在乱成这样,人人都盯着粮店、米店和药铺,还是先不要回去的好。
锦幔想了想,说:“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旁人不知道的,应该很安全。”
“什么地方?”
锦幔红着脸笑道:“一个卖生煎的地方。”
这地方听起来儿戏,却是白尊带她去过的,隐藏在山墙里的,楼下的伙计虽然傻了,看着也像是个身怀武艺的家伙,锦幔去过一次,便深深记住了。等小鸦经过,天也黑了,她便带着贾优摸上了西边的山间小道。于萧索的灯火中,李府的大门敞着,灯笼和牌匾还在,有些人进了又出,都是陌生的面孔,再往前走几条街就是夫人的娘家何府了。锦幔踮起脚尖,于匆忙中眺望了一眼,只见那边挂着层层叠叠的白布,不管走的是谁,也算是得了一个体面的丧仪。
贾优从小在南京长大,应该比锦幔更动容才是,可是她却格外镇定,埋头赶路,没有一句多余的感慨。
锦幔忧心地说:“你还好吗?要不要回去看看。”
“不用,我家里没什么仆役,都遣回老家了,无非就是些药材和医书。药材可以再采,医书我早就记熟了,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她想起爷爷的死,豁达中流露出一丝无处发泄的阴郁,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好在山间人少,燕军还没来得及收拾这边,她们走了半天山路也没遇到什么阻碍,锦幔低头再看,城里灯火黯淡,皇宫禁院的大火却还燃着,黑烟和阴云连成一片,像一条吸食着人间生气的恶龙。她满身是汗,摸摸鬓边长发,竟然摸到了几片烧糊的纸钱,不知怎得,她捻着纸钱,不觉得晦气,倒觉得有一点亲切,仿佛摸到了这个城市的最后一点余温。
小店还是老样子,门脸用木头和竹子支着,踩一脚就“咯支支”响个不停,在一片漆黑的山林中,毫不忌讳地亮着灯。锦幔推开门,见每桌都坐着两三个人,桌上摆着碟子和酒,人却纷纷伏案睡了,似是劳累至极。锦幔轻手轻脚地绕到老板那边,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