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和秦始皇的一千零一夜 > 正文 分卷阅读93
    国输就输在封君太众,相比之下,秦国公族式微,君王政令一下,自然通达顺畅。”

    “不错。”芈泽点点头,“所以在这些变法者中,就属他们两个死得最惨。吴起死于万箭穿心,商鞅则被五马分尸。但是吴起显然要比商鞅厉害,他临死前仍旧不忘设计,死后除尽政敌。”

    楚悼王一去世,贵族们趁机发动兵变要取吴起性命。吴起故意逃到悼王的停尸之地,趴在了尸身上。贵族们用乱箭射杀了吴起,但同时也有很多箭射中了悼王的尸身。

    按照楚国的法律,对楚王的尸体刀兵相向属于重罪,是要诛三族的。所以在悼王的儿子肃王继位后,有七十多家贵族受牵连被灭族。

    想起这两人凄惨的下场,韩非也不免起了些兔死狐悲的感慨:“历来变法者都没什么好下场。非还记得,楚国的屈子也是因为推行变法而遭贵族诽谤,被楚怀王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芈泽借机进入正题,“我听说师兄目睹韩国积贫积弱,曾多次上书韩王,意图变法,但始终得不到重用。”

    韩非立刻摆出一派防卫姿态,带着戒备的神气看她,“王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师兄,前车之鉴,请自三思。”芈泽肃容道:“屈子是楚国的公族,师兄是韩国的公族。楚怀王昏聩无能,而您所侍奉的韩王也并非贤明之君。韩王割地赂秦,遣使说秦,全因惧秦。师兄磐磐大才,我不想你抱憾而终。”

    韩非朝她一笑,“王后是想劝非弃暗投明?”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背暗投明,古之常理。”芈泽微微一顿道:“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可吴起死后,楚国的变法却就此终止。变法要成功,需要延续不断,需要强而有力的支持。当今秦王求贤若渴,世所罕有,你的才华在这里绝不会被湮没。你何不与大王一同携手,共成千秋大业?秦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实乃大势所趋,天命所归。六国积重难返,又拿什么和秦国争?”

    她还要继续说,却见韩非正色道:“其实你说的这些,非都明白。”

    芈泽不禁松了一口气,正开心着,又听韩非道:“可非还是想放手一搏。”

    听了这话,她不由得身形一顿,回过神来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好奇怪……听到这话从师兄嘴里说出来,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呢?”

    或许是因为,如果他真的如她所愿,答应了她的请求,那他就不是韩非了。

    缺了这份故国情怀,这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风骨,他就只会是另一个李斯。

    或者是千千万万个身赴秦国、面目模糊的客卿中的一员。

    “非的这句话,怎么了?”韩非闻言,不禁投来疑惑的目光。

    “真像啊……”芈泽抬头看了看韩非,笑道:“……我有一个哥哥,他也曾和我说过类似的话。”

    五年前,她曾与四哥公子犹借着书信,隔空来了场命运之辩。想不到,她这一生竟会遇到两个这样真诚、执着又努力的傻瓜。

    “那我最后再问你一句。”到了这会儿,芈泽心中早已有了数,可她仍旧不肯死心。她怆然地对上韩非的眼睛,问道:

    “如果一切早已注定,你又待如何?”

    “只要努力过,便没什么可遗憾的。”

    韩非的目光坦然而坚定。

    “好,很好。”芈泽合上双眼,说话时带了些哭腔,“可是你会死。你回不去韩国,你会死在这里。”

    她睁开双眼,哭音压抑得厉害,“四年前,大王给身在蜀地的吕不韦寄去一封无字书,听说他看完便饮鸩自尽了【注】。吕不韦一辈子忠心为秦,却终究难逃一死。君心似海,帝王无情,飞鸟尽,良弓藏,他对待吕不韦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你——一个为了韩国利益而来的外人?”

    听芈泽谈论起他的死亡,韩非并不生气,他看着她轻笑一声,“即便会死,非也绝不后悔。”

    “好,我知道了。你有你的决定,我也有我的选择。”芈泽定下心神,走到门外,从夏无且手中接过酒壶酒盏,又回到室内。

    她给韩非斟上一杯,“这杯酒就当我为师兄饯行,不知这一别可否再见?”

    韩非接酒在手,爽快地一饮而尽。喝完,他刚想开口劝慰芈泽,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双腿发软就要倒地。

    酒盏跌落在地,他只觉眼前忽明忽暗,强打着精神问道:“这、这是什么?”

    芈泽扶着韩非的后颈,让他躺倒在草席上,“一个选择的余地。”

    *

    经侍医夏无且诊断过后,狱卒们都知道了,韩非是在狱中不慎身染沉疴而亡。

    并且夏侍医还告诉他们,夏日炎炎,尸体若是不及时运走,致使疫病蔓延,到时他们可担待不起。

    狱卒们想了想,觉得这天牢羁押的都是重罪之人,就是死了也无人会来过问,便同意了夏无且运走尸体的要求。

    于是在夏无且的指挥下,狱卒们抬着缚辇将韩非运上马车,随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