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走了过去。
“两位小娘子好,”他笑眯眯地说,“两位小娘子的家人呢?怎么你们自己在这里?”
那两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抬起头来,她们看着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一行,陈玄礼带来的禁卫里,颇有些长相并不十分和善的大汉,但是她们的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惧怕的情绪,像是看习惯了一般。
不仅如此,她们还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一模一样的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她们看完了那位翁翁身后整整齐齐的人,又将视线转回突然出现的老人身上。
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她们一人一句地说:“这位翁翁好,”“因为这里就是我们家门口啊。”
这句话说完,她们本该等着对面回答,但是她们却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那位一看就很面善的老人,看着她们的眼神却越来越奇怪,像是、像是——
“翁翁是有什么伤心事吗?”“翁翁不要哭,翁翁是哪里不舒服吗?”“翁翁哪里不舒服,我们去找娘来,替翁翁看看就好了!”“对对对,阿姊你好聪明!我们这就回去找娘来!”
她们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边说,一边去拉皇帝的手,陈玄礼在皇帝身后看见这一幕,正准备上前阻止,但是他却惊讶地看见,皇帝顺从地将自己的手递给那两名小姑娘,也没有回头吩咐他们一句,便迈步跟着她们走了。
金黄色的银杏叶中,皇帝就像个寻常家翁一般,一左一右,牵着两个高矮胖瘦都一模一样的四五岁小姑娘,而在他们面前,是一座朱漆雕门的大宅,宅上的匾额上,正是——
“左威卫将军府”
几个大字。
正文 番外一,李太白
时值孟春, 人间芳菲正盛,而山中的气候尚是一片清寒。
此时正是开元十八年, 刚从江夏一带云游回到安陆的李白,又接到了友人的邀请。
送信来的友人, 正是十五年在安州李长史府上遇见的元丹丘。那时他刚从江油游学出蜀, 一路散尽家财也不以为意,就这么来到安陆, 无意中冲撞了李长史的车驾, 又在长史府中赔罪之时,与东都来的元丹丘相识、一见投缘, 最后还被安陆本地的世家巨族, 曾经出过宰相的许家招为赘婿,说起来也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些前事且不提,如今李白已经成婚三年,年纪又正是三十, 正是男子汉大丈夫该建立一番功业之时。只不过, 这个年头,真正的功业自然在那仕宦之道上,而他李白, 又好巧不巧,正是以商户子为赘婿身,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即便是有妻家的势力相助,他想要正经出仕也是千难万难。
不过对于李白来说, 他又绝不认为,自己的一身才华会被终身埋没。他虽然还未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直抒胸臆的豪言,但类似的心情早就在他内心深处种下,此次好友来信相邀,让他去长安城中一会,不说是正中他的下怀,但也相去不远了。
于是,刚回来不久的李白,又立刻收拾行囊,告别妻子,走上了前往长安城的道路。
这时的李白已经结识了孟浩然,在江夏一带云游的途中,也结识了不少在朝在野的名士文人,眼界已经不俗,而他本人,因为家资不菲,又是世家之婿,从来也不太在乎金钱这种俗物。于是,在他往长安来的一路上,他也延续了他一直以来的作风,不管是贫寒士子还是江湖大豪,只要是意气相投,也看得上他李白的,他都倾心结交。
而他本人,虽然身量只有七尺,但风度清逸超然,更兼张口便是一番锦绣,别人一见到他,往往就已经心生好感,再和他攀谈两句,又不免为他的胸中文采而心折。
可以说,虽然他李白年过而立却无官无职,也不过是商籍出身,此生可能也和仕宦大道无缘,但他交到的,却都是真心实意的好朋友。
不过等到了长安,他见识到天子脚下的风采,又发现,自己终究还是在山里呆久了,对于这首善之地的繁华虽然早有耳闻,但是亲眼见到,还是令他震撼莫名。
早已在长安某处道观落脚的元丹丘,这时就负责为这位好友导游,并努力将他这位好友推销给真正的贵人。不过,元丹丘虽然也是世家出身,能登上一些贵人的府邸,但是他本人依然年少德薄,又兼早早出家云游,在京中也没什么真心说得上话的人脉。
“……以太白兄的出身和才学,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登门投赋。”元丹丘一锤定音,这原本就是他邀请李白前来,为对方量身定做的上升通道,也只有走特殊人才举荐通道,才可以绕过出身的障碍,让李白被特旨拔擢,或是被人征召为幕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