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六十年代下放户 > 正文 分卷阅读157
    去把他们叫过来吧。”这信还是要给的,自从顾于庭他们走后石旺财就曾经提醒过他们让他们以后不要为难留在村子里的坏分子,即使后来石旺财去世,石公证也没有忘记对方说的话。

    没过多久华行医便拖着他残破的身子一瘸一拐的来到了石公证家,“石队长,您找我?”华行医现在比顾于庭他们走的时候要老了不少,每天提心吊胆还要做沉重的劳动,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是他们衰老的比一般人都要快。

    石公证把手里的那封信递给他,“华老,这是顾同志给你寄过来的信。不过你也知道,你们是不能和外界联系的,所以你看.....”

    他没说完,华行医却是明白他的意思,连忙拆了信递给他:“我明白的。”

    石公证拿出里边的信纸后,顾于庭放在里边的十块钱也一并掉了出来,石公证拿起钱也没说要把前给华行医,便看起了信来。

    信中内容前半部分也只是叙旧吧了,当看到有人平反后他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表情吃惊的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老人,既然有人平反了,那这些人是不是有一天也会被人接走,想到这里心里便在盘算以后要怎么对待村里的这些下放户了。

    看到后边写知青开始逐渐开始返城时,石公证有些做不住了,他们村里这些年除了刚来的那八个知青并没有在有下乡青年,别的村里却是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波。前段时间他听说有个村里的人说他们村的一个知青办理病退回城里,他本也没当什么大事,可看顾同志信中写的却是知青将大规模回城,如果那样他女儿该怎么办!

    人都是自私的自从上次工农兵大学来招人后,他便发现自己的知青女婿有些变了,虽说对他女儿看上去还是挺好的却让人感觉有些过于表面了。如果真的像顾同志说的那样那他可以肯定女婿一定会选择回城。

    他把信递给华行医,说:“您老看一下吧。”很明显的他的态度比先前好了不少。

    华行医一直站在他旁边对于他脸上一连串的表情,也是好奇,等拿到信后对于顾于庭给他们的消息更是感到欣喜若狂,如果现在他不是在别人家现在早就激动起来了,毕竟年纪大了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只是他那颤抖着的手却还是出卖了他此时内心的激动。

    石公证心事重重的问:“华老,您看顾同志信上说的是真的吗?”

    华行医知道他这是为自己女儿着急,长叹一口气,这才道:“我前段时间听闻隔壁村有回城的了,顾同志现在所在的地方消息比咱们这边传递的快,他既然这样说了怕是那边已经有很多人回城了,这是很可能是真的。”

    这件事情过去没过久,石公证还没想好该跟自己女儿怎么说的时候,他们村里传说中家庭成分最不好的宋明伟拿着证明来找他办理回城手续。他也是在对方来办理回城手续的时候才知道宋明伟的父亲官复原职了,给他打通了关系办理了病退。

    宋明伟走后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人下乡过来,也有不少人开始让家里人托关系走后门把他们弄回去,正如顾于庭在心里所说的那些知青们为了回城都已不顾一切。

    现在已是知青下乡运动的后期,中央对知青的政策已经不在像过去那么严格了,无数的知青找通了关系、病退或者是调动等各种理由回城了。而这些知青中,有些已经在农村呆了七八年之久,他们早就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在看不到回家希望中彻底死心,和当地一些人家的姑娘结婚生子,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农民。

    这些人很多都已经有了家庭和儿女,可他们在知道政策后还是开始偷偷找家人办理回城手续,有些在办理完手续后,会和自己在农村里的家人说等安顿好了就会回来接对方,他们私下中做着各种的承诺,只为了回城。

    有些更是会像被石家沟村送给人的唐友蕊那样偷偷摸摸办理好手续,抛弃孩子不声不响的一个人跑回城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华国地广很难会找到他们,更何况在农没有领结婚证的习惯,即使找到了也是没办法把人领回家的。

    人们对遭遇这样情况的人多少有些同情,可更多的是自扫门前雪,那些人的遭遇让他们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很多人现在都慌的一批,生怕家里的人跑了。

    石公证的女儿石娟更是害怕,她最近一直闹着要去办理结婚证,可对方却是一直推脱着不去办理:“最近这么忙,等过几天在去办理吧。你还担心我跑了不成,我是绝对不会跑的,我走的时候一定会带上你和孩子的,你放心吧。”

    被他搂在怀里安慰的石娟就像昏了头一样的点头答应下来。

    就像王建军说的,他现在还走不了。并不是没个知青家里都又钱有权的,大多的知青还是在农村继续的等待着回城的机会,一阵慌乱过后日子便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1976年的华国,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华国几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华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一次大型地震。

    几位开创者在一年中巧合相继去世,自然灾害紧随其后。百姓们接二连三的听着哀乐,扎着白花,心怀恐惧的在家偷偷议论着着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巧合,很多人都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