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微紧,“三日前。”未包布巾的黑发垂在身前,映出他脸色苍白,“姑娘可知他近况?”
“他就在辔县。”女子淡看他一眼,给出解答,“一路急行军,于月前至辔县太守府,交接妥善守城之事,初与蛮夷交上手,险胜而归。至得如今,已是数战,因只守不攻,多呈劣势。”
他静了片刻,才从今夜之事回过味来,“多谢姑娘告知,只是二位前来又是具体所为何事?”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男子替她开口了:“虞城乃数路军马供粮重地,辔县若失,虞城便入蛮夷之囊,无异如虎添翼。靖国公料得此事,便绝无可能失辔县,然辔县战况严峻,难守易攻,若想逼退蛮夷,必得从他处入手。是以培嵘守城为假,拖延为真。”
“那培嵘……”他的心一上一下,不安陡至。
男子眸色仍是平静,“靖国公命培嵘守城,所嘱为拖延三月便可,然为防万一,虞城上下所有粮草补物仍搬运转移一空,只留辔县守兵三月口粮,再不剩多。按靖国公所谋,原三月时间已足够其退八猞蛮夷,直捣蛮夷老巢,蛮夷闻风自危,不日即会守兵赶回,辔县危局便可解,但八猞关防内部走漏了消息,蛮夷提前做了准备。本也没什么,无非多花些时日……”
男子没再说下去,他却已了然,心突突直跳。无非多花些时日,可培嵘最缺的便是时间,三月一过,粮草尽断,疲军困兽,又能撑得过几日?
“你想不想救培嵘?”女子突然发声问他。
他闻言苦笑,“你们来是为让我去救他?”
“不错。”
胸腔骤地滞闷得难受,几近窒息,他涩然摇头,“我救不了他。”
男子淡淡问:“为何?”
他低下头,声音隐隐发飘,“我做不成事的。”
女子冷笑,“把你那劳什子的谦虚给我收起来,你做不成事?你若做不成事,你和培嵘能到如今这地步?”
他脸色唰地一下惨白,嘴唇蠕动着说不出话。
“虞城太守私藏粮担足万,沿途埋于各乡县粮仓,你若有心,若相大师的身份或可能助你一二。”
女子抛下这一句,再没理会他,与男子一同离了去。
门扉开合,初秋的冷风钻了进来,他打了个战栗,仿若多年前两人偷溜出府疯玩,归家时却被吹得满面瑟缩。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两章就结局了,之后会有几篇番外,交代一下霁款,桥荔以及一些前尘往事。番外不保证更的时间,但会尽快更完。
其实最开始,这本书想以插叙的方式发出,但怕会对大家造成混淆,才把顺序撸正了。实际上,谁能说兰潜的故事就一定发生夜息与阿揽故事之前呢?
☆、香引
这一日,太守府接见了一位贵客。
来的是山作寺多年来神龙不见尾的传奇得道高僧,法像大师。非独身前来,身边跟了位青衣黑衫,玉簪束发的年轻男子,芝兰玉树,清俊姿容,惹得府里一干下人侧目连连。
只是太守大人来了后,不免腹诽这男子看自己的目光也忒冷了些。
中秋前夕,八猞战势突转,军中机密情报外泄,靖国公大计被阻,致辔县深陷险境,外有狼侍环绕,攻城不断,内无粮草供给,马匹做烹。守城士兵惶惶终日,竟生出奔逃之心,被培嵘当场斩于刀下,血溅于面,徒增可怖,震慑万军于杀威之下。
然一日无粮,便困局不解,数度战败,仓皇而逃,已呈必死之局。
唯培嵘日日脸硬如石,绝口不提,坚守城内,苦苦支撑。
人心绝望之际,前杜府公子今山作寺若相大师率虞城百姓运粮万担奔至,雪中送炭,全军痛哭高呼,感恩戴德。终撑至靖国公大胜八猞蛮夷王都,敌军得报,慌不择路原路撤回,撞上已解金陵危局正急赶而来的罗辉,又是一番激烈厮杀,被尽数全歼。
至此,蛮夷元气大伤,数年内再难起战事。
朝中圣上闻得捷报,喜不自禁,心情激荡之下,竟一时没能缓过气来,驾崩而去。
太子年十八,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改元一事推至明年正月。
初登帝位,新帝便连下封赏旨意,靖国公,培嵘以及罗辉一众人都得赏而归,其中培嵘拜将军位,赐府宅印玺。
而在辔县立下大功的杜若相,盖新帝不若先帝,对当年之事亦无甚感觉,特恩准其可入世归家,次年亦可参与科试,入朝为官。
杜若相一一受之,入宫谢恩。
次年揭榜之日,杜若相赫然位列一甲第七名,虽与前三甲失之交臂,但同考之人观其面色,似是满意甚佳,并无丝毫不甘之恙。
于是叹,不愧是出过家的,这一身不争不抢的佛性,实在比不得啊。
永安初年,培嵘独自领命前往八猞收拾残局,数战下来,赫赫声名,早已传遍天家土地,百姓无不敬佩尊崇。
而杜若相,期年下来,政绩非凡,已位至内府,文人以为首。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