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民国千金 > 正文 分卷阅读279
    穿越之民国千金 作者:茗荷儿

    已经四处奔波到各地考大学。

    这个时代都是自主招生,考试科目和题目都是各大学自定,更加简单活泛,可是交通状况让人受不了。

    之前的王志刚已经到金陵的中央大学考完了,然后等着七月六日到天津的南开大学报考。

    白咏薇也是,先考了申城的圣约翰大学,又考了金陵女子学院。

    这两所都是教会大学,只要被录取就可以凭借考试成绩申请美利坚的大学。

    可她怕不保险,还想去北平考清华大学的“中美庚款”官费留学。

    相较之下,顾静怡要轻松得多。

    她已经联系上“中法教育会”,只待审核通过,可以先去法国读语言,然后再申请大学。

    这期间,她开始着手把自己的建筑研究翻译成英文,带去法国。

    这样申请到知名大学的几率更大。

    七月七号,学校开始放暑假。

    杨佩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好成绩,再度成为优秀学生。

    放假没事干,她便帮助顾静怡整理文稿。

    一是看看有没有译文错误,二是有些图片不太清晰,杨佩瑶学过素描,就比着相片描出来。虽然比例未必完全一样,细节却清楚得多。

    顾夫人知道阻拦没用,只能忍着不舍给顾静怡准备行李,又让顾息澜帮忙兑换法郎。

    七月底,白咏薇的考试成绩放榜。

    因为官费留学名额少,考得人多,她没有中,其它两所大学都录取了。

    主要也是报名费太过昂贵,参加考试的人少。

    圣约翰大学考试的报名费是十二块,金陵女子学院是十五块,而清华大学的报名费才三块钱。

    随之而来的还有个好消息,白慕定同意了白咏薇跟邱奎的亲事。

    这其中姨太太功不可没。

    姨太太生了儿子底气很足,慢慢不将白咏薇的母亲放在眼里,更不把白咏薇姐妹当成自家人。

    在姨太太看来,白家的财产都是自己儿子的。

    与其让白咏薇嫁进位高权重的婆家,以后跟自己做对,不如让她嫁到平头百姓家,断了她争夺家产的妄想。

    枕边风不停地吹,再加上儿子到底金贵,白慕定很快缴械投降。

    但是他也没打算苛待白咏薇,花费两千块给她买了处相当不错的公寓,又给她六千块作为嫁妆。

    这点嫁妆相比家产不过是毛毛雨,姨太太通情达理,并无怨言,反而提醒白慕定给白咏薇置办两套首饰。

    白慕定越发觉得姨太太大度。

    白咏薇的娘亲气得要死。

    白家财大气粗,收集了不少好物件,诸如翡翠镯子、白玉簪子,有几样还是从宫里流出来的,都保存在白慕定书房的保险柜里。

    随便拿出两样就比那些金银之物值钱。

    她之前觉得白慕定怎么也会给白咏薇一件两件作为传家的物件,没想到他只字不提。

    很显然将来是要留给妾生的儿子。

    正室跟白慕定置气,而姨太太却温言软语地相劝,白慕定心几乎要偏到咯吱窝了,连带着对白咏薇也没有好脸子看,也不打算操办宴会。

    白咏薇的娘亲既气女儿不争气,非得嫁个穷鬼,又生气白慕定不念夫妻情意,被小妾勾得五迷三道。

    心灰意冷之下,懒得再管白咏薇,只把心思用在幼女白咏芳身上,天天念叨着要白咏芳嫁个出息人。

    白家人不愿意张罗,邱奎的爹娘却是诚意十足。

    他们家买不起,只能多出力,把白咏薇的公寓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还拿出一百块钱包了附近一家小饭店,请两人的同窗好友吃饭。

    杨佩瑶按照前世高中同学婚礼的场面,在饭店外面扎起一道拱门,用各色气球和鲜花做装饰。拱门上方拉一道横幅,写着白咏薇和邱奎喜结良缘的字样。

    门口放一张桌子,摆上本子和笔,每位前来的同学都要为新人写几句祝福的话。

    饭店玻璃窗也贴着双喜字,桌上则放着玫瑰花、糖果和点心。

    又联系了几位能歌善舞的同学,请他们准备节目。

    表演完毕,邱奎跟白咏薇介绍他们从相识到相恋的路程,然后摄影师给大家照相片。

    最后饭店准备午餐供大家食用。

    婚礼不像中式婚礼那么繁琐复杂,也不像西式婚礼场面宏大,却是热闹而温馨。

    好几个同学都表示以后像举办这种形式的婚礼。

    被这些事情耽误了,如果再去温哥华的话,杨佩瑶就赶不上回来开学,顾息澜便让周秘书陪着楚青水走一趟,另外还带着程信风以及万安帮几个信得过的手下。

    杨佩瑶上午写作业,下午又开始准备秋冬服装。

    服装厂添置了新机器,扩招了二十多个女工,比之前的生产量大多了。

    鉴于上次的分歧,杨佩瑶跟唐俊杰协商一番,把这近百名女工分成两组,两人各占一半,分别生产两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