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夫 作者:不负时光
不涉党争,厌烦那些尔虞我诈,也习惯了这些年的淡泊,独善其身,可就如萧策说的,大殿下对他们有恩,若他们是千里马,大殿下便是伯乐,慧眼识才!
“没有帮不帮谁,元安嫡庶森严,小到百姓,大到皇亲贵胄,从来都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大殿下生母是皇后娘娘,又是圣人第一子,重重身份加身,储君之位,自然不言而喻。”
萧策担忧:“话虽如此,可元安历代君王中,不是也有庶子继承大统。”
“你是觉得大殿下不够贤能?”
“那倒没有。”
“那你在这愁眉苦脸作何?”卫景书不解,萧策在担心什么?这些年他总觉得这小子变了,不在像以前嬉皮笑脸,性子浮躁。
如今虽说话还是没什么正行,但比起初识时稳重许多,就从那日他帮着萧策把师妹从婚宴上劫走。
每每想起这事,卫景书都忍不住扶额头疼,老练沉稳了二十几年,他也不知怎么就年少轻狂起来,帮萧策做了那混账事,不过看到她们两人如今这般恩爱幸福,也就罢了。
两人出了宫门,还未牵马,迎面就走来一个男人,满脸堆笑,热络异常。
“请二位郎君安。”
不解面面相觑,快速交换眼神,萧策开口:“阁下是?”
“两位叫小的好等,家主在府上摆了酒宴,特遣小的来恭候。”
“你家主上是谁?”
萧策好奇,卫景书瞧了眼不远处正在吃粮草的马匹。
“你是二殿下府上的?”
这个二殿下怎么说呢,乍一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没什么城府,但他们却丝毫看不出,许是他们接触不多。
那人吃惊,萧策也惊得瞪大眼:“老卫,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这双眼生来到底是看什么的?”
“当然是看银子和我家阿柔。”
萧策说的理直气壮,卫景书气的无奈摇头,指了指那匹马的马鞍:“这种材质和样式的马鞍,是青龙营特有的,青龙营是二殿下掌管。”
仆人笑笑点头称赞:“卫侍郎好眼力,马车已备好,二位请。”
卫景书打头先上马车,萧策慢了半步,也紧跟着一起,马车前行,车厢里两人面对面坐着。
“我还以为你会回绝。”
“回绝?那是亲王,你把我想的能耐太大了。”
“如今正是立储关头,我们这么明目张胆去二殿下那,怕是不妥,圣人最忌讳官员同皇子来往过密,我们去找大殿下的次数不是也屈指可数。”
卫景书正襟危坐,没好气瞧着萧策:“明目张胆是用在二殿下身上,你怎会用在我们身上,再有!”他掀开帘脚,看了眼走在前头骑马的人。
“这样不避讳的请你我去赴宴,你以为就只有我们二人?他若心里存着对那位置的心思,自会清楚如今座上人的忌讳。放宽心,怕是到了要和一群人寒暄。
到了晋王府,瞧见满厅的人,萧策佩服卫景书的分析,满朝文武不紧来了大半,就连大殿下也来了,两兄弟正兄友弟恭的说着话。
下座朝臣都和相熟人说着话,可每个人心思都没放在嘴上说的话上,而是在想上座两位唱的哪出戏。
宴席从开始到结束,晋王元启始终一碗水端平,对谁都是客气说话,甚至连说的话数都一样多,也没过多展现对谁的拉拢之意,越是如此谨慎,越让人看不懂。
卫景书只觉得这个晋王心深沉,一场宴席下来他只自顾自吃喝,萧策也变得安静少言,只是酒席一半时,平康坊几个有名的都知来了。
墨伊人赶巧还坐在卫景书身旁,让众人羡艳不已,只不过卫侍郎依旧冷淡如上次,让墨伊人怀疑,那日在菩提寺山脚下碰到的人,是不是卫景书,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宴席结束,卫景书同萧策一道出来,墨伊人跟在两人身后,见两人说了几句,分道扬镳,她出声唤住卫景书。
“卫侍郎。”
卫景书看到身后人,拧眉,他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墨伊人收入眼底,心里觉得凉薄,只想苦笑,她这是被他嫌弃了。
“墨娘子。”
见她走进,卫景书向后退出一段距离,墨伊人轻笑出声。
“上次在平康坊,我同卫侍郎同坐一张酒桌,一个在桌头,一个在桌尾,此时你我之间距离倒像是隔着条河。”
“夜深,男女有别,墨娘子云英未嫁。”
“嫁?呵!我一个风月馆娘子,卫侍郎莫不是取笑我?”
卫景书沉声叹气:“墨娘子有话可直说,不必如此。”
墨伊人又向他跟前走了几步,卫景书向旁挪动。
“卫侍郎是怕我?”
“自然怕,怕墨娘子替晋王殿下来当说客。”
墨伊人惊讶,后又觉得理所当然,聪明如他,怎会瞧不出端倪。
“卫侍郎此话何意?”
“不知墨娘子可有闻到身上淡淡天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