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掉马甲的尚书大人 > 正文 分卷阅读177
    “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等着,等着你能跟我说一句真心话。”

    赵迎将下颚抵在她的肩膀上,在她耳畔喃喃说道:“我知道,可能现在你还没准备好。不过没关系,这次有小虎陪着我一起等。如果有一天,你想明白了,就回头看一眼。我们父子俩会一直跟在你身后,等着你愿意转身的那一天。”

    第107章 番外 先帝赵琮

    赵琮, 字书夷,晋国太.祖第九子。四十二岁登基为帝,年号宣正。

    宣正帝在位的时间不久,只有短短的数年, 却在大晋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这一生,靠政绩和功勋上位,在民间颇有威望。登基时身上既背着弑兄杀弟的污名, 也背着勤政爱民的美誉。世人对他褒贬不一。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像宣正帝这样一名平叛乱、御外敌, 明吏治、重民生的铁血睿智帝王, 为什么会偏宠一个市井出身的乞儿,一个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乞儿。

    这名乞儿姓夏, 出身漳州, 原名二狗。宣正帝为他取名一个渊字, 自幼便带在身边教养,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只要宣正帝在的地方, 你就必然能看到他身后那个笑嘻嘻的男孩。当时, 在宣正帝的那些兄弟眼中,这个夏渊, 不过就是跟在赵琮身边的一条狗, 赵琮指哪儿他咬哪儿, 而且咬哪儿哪疼。

    太.祖在位时, 夏渊就随赵琮入了刑部,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差吏。赵琮登基以后, 夏渊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从督查到侍郎再到尚书,这条普通人要走一辈子的路,他只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

    很多人甚至都在背后猜测,这个夏渊会不会是赵琮的私生子,所以才能深得赵琮的信任。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只有宣正帝本人以及亲近的心腹知道,这种信任和偏宠,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日积月累。

    “他们都说,朕太纵着玉衡了。”

    泰正宫内,年过不惑的宣正帝,曾笑着跟身边的大太监钱德说过:“朕不否认,因为他们说的是事实。”

    钱德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明白主子的意思。事实上,他比先帝更疼小玉衡。

    那年因着漳州发了洪水,为了安抚民心,要派皇子去赈灾。但由于漳州是臻王的封地,大多皇子都不愿沾这个苦差事。万一被污蔑与乌氏一族亲近,扎了太.祖的眼,那可是得不偿失。只有赵琮,主动请缨去了漳州。

    这一去,就是一年半,险些将命丢在那里。

    “奴才还记得,第一次遇到小玉衡,就是在施粥、放馒头的棚子里。一个成年的大汉,想去抢她的馒头,不仅没成功,反而被她给戏耍了一番。奴才当时就觉得有趣,这孩子真是个做影卫的好苗子!原本想收了她,结果主子您没让。”

    钱德笑眯眯地说道,语气中满是怀念。

    “您说,这孩子喝了粥,却要将馒头带回去,可见是个家中有牵挂的。家中有牵挂的人,不适合做影卫。”

    赵琮笑着点点头,也想到了那一幕,不由的感叹:“谁能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她还是跟了朕?”

    就在粥棚的事情过去不久,他与刚及弱冠的乌宴一起巡视重灾区的时候,再次遇到了那个孩子。当时她正领着几个乞儿,手拿长棍与一群恶狗对峙。为的,不过就是地上的半块脏饼。

    他们在不远处全程目睹了那孩子与凶犬斗狠,乌宴的眼中泛起了阵阵异彩。

    “此小儿甚为有趣呐!若是调.教得当,想必长大另有一番风采......”

    赵琮知道乌宴的一些癖好,虽然为那孩子可惜,却并未打算多管闲事。

    谁料,当乌宴让人将那孩子带过来时,她眼珠一转,竟抱上了赵琮的大腿!

    “爹!我可算是找到你了!!!哇.......”

    赵琮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

    可真是一个聪明又敏锐的孩子!

    随后的一切,既不可思议又顺理成章。那孩子表现出来的聪慧与理智,远超她的真实年龄。让赵琮警惕的同时又欣喜异常。

    早慧近妖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人是你的敌人。幸好,他们不是。

    若说一开始,赵琮对于这个孩子的态度是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废。那么经过在漳州一年半的相处,一起经历了数次的生生死死,他就彻底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早慧不重要了,有秘密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他濒死之际,在所有人都放弃他的时候,在他自己都绝望的那一刻。是这个孩子以身试药,用她的命来换他的命。”

    “九爷,我二狗今日就把命交给你了。若是你我都侥幸不死,你能不能答应,给我一个获取您信任的机会?”

    黑黑瘦瘦的小子跪在他帐篷里的床榻边缘,瘦骨嶙峋的小身板看起来极其弱势,皮包骨的脑袋上只余下一双眸子亮的吓人。

    “只要您愿意信任我,我就向上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