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儿子,连你都不愿帮我?”
程进忠挺直腰背望着她的父亲,这个她从小跟随着的男人。
“我是你女儿,不是你儿子。爹,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好么?你这样会害了全族人的!”
“住口!”程昊最讨厌的就是听到这话。“记住,你就是我儿子!”
无子,这是他一生的痛。
“爹,自欺欺人是有意义吗?”
“我让你住口没听到吗?”
“爹!”
“你不用说了,滚出去!”程昊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随背过身去:“我不想再听你说任何话!”
“哈哈哈哈......有意思......”
随着“咣当!”一声,房间门被打开的声音,夏渊笑嘻嘻的话语传了进来。
“程老将军既然不想再听进忠的话,那听听下官的话怎么样?”
屋内一跪一站的两人同时望向门口,只见一身锦袍玉簪的夏渊笑眯眯地走了进来,艳秀俊雅,卓尔不凡。
程昊悚然一惊,刚刚的话夏渊听去了多少?!“你怎么进来的?!”
“爬墙进来的。”夏渊用手指着外面:“这我可是专业的!”
当然了,少不了影卫小哥们的帮忙,不然她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来到了这儿。
“程老将军,我们来接着上次晚上的话题,继续谈谈吧~”
夏渊抬起白嫩的手掌,钱龙立即出现在她身后,将一道黄澄澄的圣旨放到她手上。
她闪亮亮的桃花眼里带着不正经的戏谑:“这次,下官可是带着诚意来的呦~”
程昊看着她这副嬉笑的模样,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他可是一路跟着先帝的老人,夏渊出手有多狠,他一清二楚。
正是因为这样,前段时间进忠说夏渊掌握了他谋反的证据,他才那么慌乱。只要夏渊认准了要搞下自己,阴的阳的明的暗的都会一起上,让人防不胜防。一旦新帝和夏渊联手坐实了他谋反的帽子,那他就真的身败名裂了。
若不是因为夏渊那天类似宣战的直白话语,他也不会选择铤而走险,与臻王那头恶虎谋皮。
“进忠,你先出去。”
程昊的双眼扫过圣旨,一动不动地望着夏渊。
谁料,她笑眯眯地阻止了:“不用,进忠留下。”
“程老将军放心,下官是个厚道人,一定不会让您为难的。”
厚道?啊呸!
信你我就是傻子!
夏渊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能信!这是所有跟先帝一路走来的老臣,难得达成一致的共识。
第122章
君王与权臣,君王与民众, 权臣与民众, 民众与民众。
这四个组合, 是构成封建社会的基础框架。所有的野心和欲望, 都诞生在这个框架内。
早间,夏渊悄无声息的进了将军府,不过半个时辰, 便又悄无声息的出了府,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至于她跟程昊还有程进忠说了什么, 除了几位当事人,其他人一概不知。
就在出将军府的瞬间, 夏渊揉着自己还有些酸软的后腰, 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遥远的前世。
在那个时空, 封建帝制走到末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人,叫梁启超。
梁启超曾经为了唤醒人们的民主意识, 发出过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言论。
“试观二十四史所载,名臣名将, 功业懿铄、声名彪炳者,舍翊助朝廷一姓之外, 有所事事乎?其为我国民增一分之利益、完一分之义务乎?而全国人民顾啧啧焉称之曰:此我国之英雄也。”
“夫以一姓之家奴走狗, 而冒一国英雄之名, 国家之辱, 莫此甚也!乃至舍家奴走狗之外,而数千年无可称道之人,国民之耻,更何如也!”
他主要控诉的意思是:二十四史中的那些成名的将相,他们为皇帝的一姓之功业而杀人,以普通百姓的“万骨枯”来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不过就是皇帝的家奴走狗,而并不是真心为国家为民众奋斗。而真正为国家为民众奋斗的人,历史上却没记载几个。
所以,梁启超认为这是可悲的耻辱。
例如,现在的程昊等人,就是他口中的家奴走狗。
事实上呢?
夏渊并不这么认为。
在她看来,梁启超是标准的偷换概念,以古制套新思,不伦不类。
在君王□□的封建社会中,一姓之国,便是万民之国。一姓稳固,才能换来万民稳固!若是皇室不稳,那朝堂便动乱。一旦朝堂动乱,那必然是百姓遭殃!
若照梁启超的说法,那岂不是历史上所有忠君的名臣名将,全部都是重利无义之人?那将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又置身于何地?
回头看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所有繁荣昌盛的王朝,哪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