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口中的外姓人。不管是鸡生蛋,还是鸡生蛋,林黛玉现在跟贾宝玉相遇相知,难在相守。
若是林黛玉真离了这贾府,回到苏州,再不见贾宝玉,这心病一好,再加上灵草治好身病,长命百岁是妥妥的。
林黛玉无比震惊后,想起这希望飘渺的婚事,再想起苏州无亲无靠,失望的摇摇头:“我虽有心回去,但回苏州后,何以为生,终归是想想罢了。”
“办法总是会有的,只要林姑娘下定决心离开。”周琼接话道,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林黛玉听到这些话,本来灰蒙蒙毫无亮光的双眸,变的亮晶晶的,可每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没有问。
也正在这时,紫鹃提着食盒,食盒里放着熬好的汤药,回到了潇湘馆。
黛玉服下后,自觉身体困乏,提不起劲,探春与周琼当下也没说多少,嘱咐要好生休息,先行告退了。
离开潇湘馆的路上,探春半路停下,要侍书先走一步后,四下变的无比安静。
周琼怔怔看着她,先出了声问道:“你是不是有很多话要问我?”
“我能想通你的提议,但始终想不通你帮黛玉的理由。”她坦白道。
“其实,理由很简单。”
她微微恍惚,本来都没想过周琼会想插手此事,还真想不到这简单的理由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红楼梦里面的角色需要女主来掌控全局,如木偶般没有意识,避免悲剧,无疑是对红楼角色的亵渎。
所以,我希望他们能稍微鲜活,哪怕是一点点。
请用自己的方式,负责自己的人生。
第一章 微服出巡
“皇上现对贾家生厌,要是再有人在他跟前说些什么,这贾家看着富贵,里头的人岂不是在油锅里炸。”
探春听得他一席话,稍稍沉默,继续留在贾府还真不是什么好事。黛玉趁早离去,倒不失为一条好去路。
原著里,探春的判词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显然曹公在构思原探春结局时,未有细致交代,只留得后人无限畅想。现下她代原探春远嫁,这一路磕磕碰碰,轨迹早在不知不觉的偏离原著。
现下,她要在保全自己时,让其他人避免灾祸,上演悲剧,比如黛玉的病,湘云的婚事等等。
她正思索之际,猛地抬头看到周琼在盯着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惹得王爷如此感兴趣?”
“等会,我们回一趟鸿胪寺。”周琼提议道。
“现在?”
鸿胪寺?看来是想查火灾的原因?
这天子脚下,刚来京城没几天的王爷在下榻处,碰上起火,差点葬身火海,这事说出去,还真让人浮想联翩。
也就在这时,探春想起还没告诉周琼,卫若兰要上奏参他一本,恰好又是火灾,要是联系在一块的话,卫若兰在火灾这事上嫌疑还挺大的。
偏偏,还有个湘云,很有可能会造成没必要的误解,还是不说为好。
周琼颔首,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戾气,冷着面容回道:“我有个手下跟我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我虽然活了,但是他没能在这场大火里存活。我一定要找到凶手,绳之以法。”
她与周琼认识半年,还没见过他如此愤怒,知他心中郁结,恨不得立马想找到凶手。正当她想开口安抚时,听到假山后传来清脆的鼓掌声。
“谁?”探春警觉道。
这贾府又不是人来人往的长街,有人求见,肯定会有人通报的。
然而,此刻,这又是什么情况?
只见假山后,走出一个穿着深蓝色锦衣的男子,年纪约莫在五十岁。此刻他面容和蔼慈祥,浑浊的眼珠子动了动,在太监的小心服侍下,慢悠悠的往前又走了一步。他精神状态不错,看的出还挺高兴。
“臣。。。”周琼还没开口,就见到对方摆手示意停下,招两人上前去。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向来呆在深宫之中,几乎未外出的皇上。
探春一脸茫然,没有想到在自家正说着话,就碰到皇上来访的事。茫然归茫然,她与周琼分外的默契,一前一后走上前去,一言不发。
皇上见到两人不怎么言语,又笑了笑说道:“朕未现身之前,听到二位聊的正欢,说要捉到凶手,绳之以法。此刻,你们见到朕在,就变的如此拘谨?”
“回皇上的话,查出凶手,需要从长计议,不敢瞎说,免得皇上误会。”周琼无比淡然的回道。
皇上马上关切道:“昨晚鸿胪寺走水,引得朝野震动,朕在宫中就寝前知晓此事,也不得安心,直到有人通报,说是看到王爷从火场中被人救出,才眯了眼睡着。早朝时,朕见琼南王未到,也知还在休养中,下朝后就来府上探望。刚刚在早朝上,朕将此事交付给刑部的人捉拿凶手。“”
“皇上对臣等关切,实在惶恐。多谢皇上,皇上英明。“”
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