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势要打人,卓行迅速避开说,:你也没变啊,整日里舞剑挥矛动拳头,武夫也!"
两人想起年少时的情景,相视而笑。
吃罢午饭,卓行带李牧三人去参观了铸造作坊,卓行介绍说作坊还是延用原来的人员,设备,跟燕国管理时一样。另卓行从邯郸的作坊带来四人:二位工师,一位冶尹,一位左右校。旨在交流切磋,互取其长而避短。
“你们连日旅途劳累,今日我们先逛逛武阳城,明日再开始干活,如何"卓行问。
“好好好!"周顺乐得连点头。
路过一家玉器作坊,卓行说他妻子听说武阳的玉器款式特别,想要买一支簪。二人一起进去,周顺跟高健在店外守候。卓行一边看一边似无意地问李牧:“你还是一个人?"卓行知道李牧的心结,见李牧不答也不再追问。
“先生,这是新到的原石,您看看。”老板正在招呼一个客人,卓行眼尖,一眼认出那是鼎鼎大名的延陵公子延陵钧,刚刚受封武阳。
李牧也发现了,只是现在退出已经来不及,只好跟卓行一起向前拱手问候:“公子!” 虽说吴国已灭,延陵钧并非赵氏王族,但中原各诸侯都敬重延陵季子,是以依然以王族礼仪待之。
“哦?”延陵钧一脸意外,回礼道:“李……先生!卓大少爷!”延陵钧看李牧一身书生装扮,想来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是以改口称李牧为先生。
“真是巧了!素闻公子对玉石深有研究,今日我们好运气,遇到公子,还请公子帮忙鉴别一二?”卓行道。
“不敢!在下只是对玉石稍有偏爱。”延陵钧回道,虽然世人依然以公子相称,可他心知早从吴国被灭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什么公子了,他只不过是流离在赵国的一个普通人。
生意人最是精明,老板见来人气质不凡,早已把最上等的货拿了出来。阿梨平时舞蹈弄枪,都不会戴什么首饰,所以李牧并无意购买,突然,他看到了一只棠梨玉坠,跟阿梨绢子上绣的那只一模一样,李牧伸手去取,几乎是同时,另一只手也伸了过去,李牧握住了玉坠,那人抓住了红绳,两人对望一眼,都没有要松手的意思,一时间,就那么僵在那里。最后还是那人先松了手,李牧拿了玉坠,向那人抱拳施礼,道:“承让!”
那人道:“这棠梨翡翠坠子,半透的祖母绿,均匀鲜艳,质地细腻,无杂质,无裂纹,是上品中的上品,先生喜爱,乃常情。
李牧再次谢过,道:“在下实不懂玉,只是偏爱棠梨,是以冒犯了公子,还请公子恕罪。”
“如此,我也不与你争了。”延陵钧笑道。
“真的?”卓行眼睛瞪得铜铃似的。
李牧没有回应,只是让老板包了手,小心收入囊中。
出了玉石坊,别过延陵钧,卓行忙追问:"你有意中人了?是什么样的姑娘?"
李牧不答,他又追问:“是真的?我真的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女子。"又转头看周顺:"你知道是不是?"
周顺偷瞄一下李牧,但笑不语。
接下来的几天,卓行调派了二位最有经验的工师,二位冶尹和一位左右校与李牧和周顺一起进行设计讨论,试铸样板等,方案改了一次又一次,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射程。
卓行看这样胶着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提议先停一下,说“再过三日就是武阳一年一度的百家铸坊大赛了,说不定我们能从中获得启发,突然就思如泉涌了!"
李牧按了按两边的太阳穴,点了点头。
"还有,张工师还是当日比赛的评判之一呢!"卓行又说。
“哦?那一定要去观摩一下了。"李牧看向张工师,面带微笑地说。
这一日,精武台周围早早的就被前来观赛的民众里三层外三围得水泄不通,这里面,当然也有特为此日而來的外地商旅。
精武台上四边按刀、剑、弩丶矛分门別类摆着各家的参赛兵器。台中央,面向观众围坐着的是武阳资历最深的十位工师评判。李牧卓行等人坐在最前排的上席上,上席左边留有二丈来宽的空道,作试验驽弓之用。
司仪一番千篇一律的开场介绍后,评判们开始从左至右进行第一轮初选,每位评判都手握弗在自己满意的兵器上画上一条红线。通过初选的作坊工师或冶尹遂上场介绍,演示其兵器的优越之处,评判们讨论后投选出前十,再由专人试验兵器,最终凭试验结果评出前三甲。
"孟氏如何?"卓行凑近李牧耳边问。
"他们把铁放在木炭中加热后所制成的剑表面看起来更光亮一些,至于功能看看试验结果便知。"李牧分析说。
“新益求新、精益求精是冶家必守之道,孟氏不愧是武阳剑坊之首。"卓行指了指最左边坐着的一个约六十开外的白发老者:“那就是孟氏铸坊的老当家,可惜膝下只有一女,无人承衣钵"
"你们觉不觉得刚才孟氏的那个工师有点怪?"周顺突然凑过来说。
李牧卓行二人回想了一下,似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