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宸宫》 > 正文 分节阅读_93
    挂,所以放胆一搏,果然将你也骗了过去。”

    从刀枪剑戟后款款行来的女子,肌肤晶莹剔透,在傍晚暖日照耀下,清冽出尘,仿若天人。

    忽律微微眯起眼,从心底感到一种奇妙的熟悉。

    “你是谁”

    “可汗不是正在搜索我吗”

    那女子微笑着,眼底却幽寒清冷,微微一瞥,便要连血脉都为之冻结。

    “你自认能制住我”

    忽律依稀认出,这便是那日将自己射中,伤及心脉的女子,他眼中威仪大盛。

    “不能。”

    晨露坦然答道,她随意抬眼,忽律便好似有冰屑激于面庞,竟生生的刺痛。

    “若是乱箭齐发,可汗必定陨命于此。”

    “你难道不顾惜自己的性命”

    好似听到了什么可笑的言语,晨露正要放声大笑,却仍是抑住了,她眸光如雾,仿佛有无穷的怅然幽远,“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一命换一命,对天朝来说是桩合算的交易。”

    忽律望入她的眼中,被这份诡谲而深深震撼,知道对方说得出做得到,他的微笑慢慢消失,鹰鹫般的眼打量着四周敌军。

    “放下武器吧,可汗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晨露宣告道。

    鞑靼军不知统帅在这小院中遇到凶险,仍在城中搜索着。

    与攻城的九死一生相比,街巷好似一个张开大口的幽灵,无声地吞噬着人命和鲜血。

    第一处暗角,都有可能成为陨命身亡之地,每攻克一条街道,都要付出败坏睡椅鲜活的生命。

    素来懦弱的庶民,也和守军一样杀红了眼,他们清醒地知道,穆那王子的死,需要全城人命来殉葬,再懦弱的羔羊被逼至绝境,都会反噬到底

    喊杀杀和惨叫声不断地追逐而来,血腥与铁臭愈来愈浓烈的拥在鼻端,鞑靼军首次感受到修罗地狱的模样。

    一阵号角声响起,鞑靼军一齐大惊,竟是撤退的信号

    纵横北疆,甚至铁蹄踏尽万里河山的鞑靼大军,居然会有撤退的这一日

    然而军令如山,所有人如潮水一般退不明不白城门前。很多将士望着满地遗留的尸骸和鲜血,恨得双目几乎泣血,面容都因之扭曲。

    城门一旁,忽律悠然站立,身后一柄短刃,却昭示了他目前的处境。

    “你准备挟持我到何时呢”忽律沉声问道。

    “一旦你们撤退,我立刻放开。”

    忽律突然微笑起来,眼中甚至带着怜悯,“我能攻占此城一次,便胡第二次”

    晨露含笑不语,望着忽律身后,黑眸中瞳孔为之一缩。

    忽律心中一沉,不禁向城外远眺。只见城外烟尘漫天,一道赤色大旗上书一斗大“周”字,正遮天蔽日而来。

    “原来你另有援军,另有密道”他缓缓说道。

    宸宫 第五卷 第一百七十六章 骑虎

    晨露瞥了他一眼,黑眸中的幽寒,让他为之一凛,“没有什么密道,只是你疏忽了雪峰,即使是飞鸟不渡的天险,也会被人踏在脚下,你太轻视了这世上的万一。”

    “原来如此”

    忽律咀嚼着她话中涵义,怒极生笑,“本王今日真是受教了。”

    “可汗不用客气。”

    晨露素颜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之前承蒙您的恩惠,今日不过投桃报李而已。”

    她说到恩惠二字时,目光幽然,仿佛想起了多年前辗转悠长的心事,忽律一触之下,只觉得遍体生寒。

    “我们从前见过,有什么仇怨”

    他剑眉一轩,突兀问道。

    “言重了,天朝兆万子民,哪个不是恨你入骨,你看这城下几万儿度君子之郎,战意如虹,若能斩得你的首级回师,那才是畅快圆满”

    仿佛故意激怒他似的,晨露困难轻笑出声,玉碎雪裂一般的清冷。

    忽律俯身望下,只见城下剑戟如林,甲胄黑寒,却并不进攻,只是静静排列着,蓄势待发。

    “既然如此,何不一试”

    忽律微笑答道,掩下了心中的微妙感觉。

    马蹄掀起的烟尘,朝这无暇的女子掩盖去,她微微侧过头去,烈日在她脚下抽出极清淡的影子,仿佛她这柔弱的身躯都融化透明。

    她雪白的面庞隐没在阴影中,一双寒星般的眸子灼灼生辉。忽律皱起眉头,只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出头绪来。

    只听那清冷的声音响起道“将士们勇武可嘉,我却不愿意他们将大好鲜血撒于此地。”

    她抬起头来,一字一句的异常清晰“若是可汗愿意,请将城门打开,你率军平安离去,将此城奉还朝廷”

    忽律为之一楞,随即大笑出声,“你们中原有句话,中心任务与虎谋皮”

    “可汗的性命,仍在我手中呢,所谓匹夫之怒,血溅五步,你也该听说过吧”

    两人唇枪舌箭,针锋相对之下,两军却是隔着城门遥遥对峙,怒吼声仿佛从大地深处迸出,连日光也为之失色。

    沉重的城门被擂响,如此挑衅,让鞑靼军忍耐不住,忽律回身示意他们安静,看着晨露的眼中带上了讥诮,“难道我象是贪生怕死之徒吗”

    “你不是。”

    仿佛有些倦意,晨露断然反驳道“这世上怕死之人不知凡几,你却断然不是,可你此刻却绝对不能出任何闪失。”

    她凝视着忽律,瞳中幽光大盛,缓缓道“你长子已逝,若是陨命于此,鞑靼十二部群龙无首,将是一片散沙,草原又将陷入血腥混乱之中,因此,你绝对不能用性命来冒险。”

    忽律闻言,长叹一声,再不开口。半晌,他才道“我答应你。”

    他们两人下了城墙,忽律唤来部下大将,在众目睽睽之下,平静道“开城门。”

    “可汗不可。”

    无数声音在这一刻焦灼,忽律一摆手,这滔天声浪便消失于无形中

    “开城门。”

    他第二次吩咐道,平静而不容置疑。沉重的城门随着铁栓的拖动,终于缓缓拉开,城外的将士们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周浚身着黑甲,一拍麾下飞龙骏,越众而出,眼中因极度愤怒而冒出火焰。

    “忽律”

    他咬牙切齿,看着这日夜惦记的仇敌,心中激昂,眉宇杀意激荡。

    “大将军”

    清冽的声音及时喝上道。他抬眼望去,这才看到,被忽律高大身影遮挡着的一抹雪衣,“大将军,忽律可汗愿意以此城来赎得性命,鞑靼军立刻撤离,你可以安排我军入驻了”

    仿佛从九天之上传来的声音,清冷然而带着无上的威仪。

    周浚心中惊怒交加,半晌,才咬牙躬身道“臣,领命”

    晨露望了他一眼,不无歉疚转开脸。大军鱼贯而撤,另一股却是鱼贯而入,晨露眼见双方人数均已过半,正要放下手中的利刃,却听忽律道“你若是在此一剑杀了我,又当如何”

    “我天朝以礼义立国,又岂会做这等无信之事”

    忽律回以轻松冷笑,“信义天朝皇帝曾有书道结为兄弟之帮,永不相争,如今又是如何,你若不能让我信服,我军恐怕不能就此撤离。”

    他一声令下,尚未撤离的将士们梗在城门前后,两边立即不得寸进。

    晨露望着这相持诡异的局面,心中只跃上四个字骑虎难下

    宸宫 第五卷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幽魂

    “你要如何”

    晨露很快冷静下来,她望着这城门前无言肃杀的对峙,心思飞转而过。

    “来而不往非礼也,为了万无一失,你陪我一起出城。”

    忽律微笑起来,微蓝瞳仁遇入晴碧一洗的天色,虽然被挟持而立,却仿佛天神降临一般的傲伟。他所说的,也并非是祈请,而是不容置疑的决然。

    “可汗真是好决断。”

    晨露凝望着他,片刻,居然也轻声一笑,四周围绕的鞑靼将士,只觉那高入云霄的雪峰好似在这一瞬迸裂四碎。

    那笑意蹙在眉间,却寒似漠北极夜,说不出的诡谲清华。

    “既然如此,我便奉陪到底。”

    她曼声细语道,仿佛是才掷下金钿眉笔,由香闺中步出,素来清澈的眼中,却因这最后的一个底字,决绝冰封。

    两人并肩而行,仿佛是最亲密的友人,一齐步出城门,他们的身后,潮水一般的军队,又开始了通往彼方的迁徙。

    直到暮色初露,栾城才重新回到天朝的辖下,城门之下,人头逐渐稀疏。

    只听一阵马蹄疾驰,沈参将着了薄甲,骑马冲过城门,他一手执缰,另一手伸出。

    “娘娘快接住”

    末等他靠近,王帐勇士们便将他的马辔制住,他们生于草原,手法异常巧妙,那马打着呼鼻,却只是畏缩着不敢近前。

    “沈参将,你先回去吧”

    晨露淡淡道,她手中长剑仍架在忽律脖间,丝毫不曾放松。

    “可是”

    “之前大将军曾吩咐你听命于我,难道镇北军纪如此松懈”

    她语声仍是不大,却已带上金石之音。

    沈参将策马不行,半晌,颓然泄气道“遵命。”

    沉重的城门被缓缓阖上,粗犷狰狞的狼旗翩然坠落,宣告这段短暂的沦陷至此终止。

    “此去前路甚元,颇多荆棘,要有劳晨妃你随行了”

    忽律的意思,是要以她来要挟天朝皇帝。

    晨露回以一笑“且莫说前路,可汗的性命,如今还在我手中攥着呢”

    “如此说来,我们彼此投鼠忌器。”

    忽律朗声大笑,因这微微颤动,剑锋将他的脖子划破,洇出几滴鲜血来,红得惊心。

    “这么麻烦,我肯定手酸,还不如早些放下”

    晨露微笑调侃着,却没有放下手中长剑,她微微蹙眉道“可汗可愿意与我再来个约定”

    说到又字的这一瞬,她想起多年前,在京师城门边,那段短暂的生死逃杀,那次,她以失败告终。

    风将她的声音吹得空旷辽远,仿佛是黄泉忘川之畔的幽叹。

    “怎样的约定”

    “此地风景甚好,我们不如在此切磋一二,败者剑下殒命,不必多说。”

    此一句,简洁了当,却犹如在水面上投下一块巨石,惊起涟漪重重。鞑靼将士们顿时一阵鼓噪,有凶蛮的,已经不客气地破口大骂起来。

    忽律一摆手,所有喝骂声顿时停止,他双目炯炯,凝视道“上次你那一箭,本王铭记在心,天朝不是一向推崇女子无才么,皇帝怎会娶你这般人物”

    他说这话时,仿佛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