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移驾洛阳后一直和他的嫔妃们下塌在洛阳宫。
洛阳宫原名紫微宫,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70万民夫用了60日便筑成了紫微宫的城垣,城垣内诸殿基、墙院的建造又征用劳役10余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
紫微宫是根据天上星官“三垣”中的紫微垣命名的。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市三垣。紫微垣位于北天中央,是天帝所居之处,即中宫,又称紫微宫。后汉书卷四十八“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多采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隋代洛阳城紫微宫的规划分七个小城,中为洛城即大内,是皇帝居住和朝政之所,是象天枢,左右四城东西夹城、东西隔城为四辅星,北侧二城曜仪城、圆璧城为禁军所在,此七小城与北斗七星相对。
紫微宫位于洛阳城西北隅,处于洛阳城中轴线上,南邻皇城太微城,北据邙山,西邻神都苑、上阳宫,东抵东城、含嘉仓城,涧河贯其中。隋炀帝命人将涧河之水引进宫城,并依水建造了众多池沼。
因洛阳盆地西高东低东广西狭,而洛阳城规划中轴线又位于伊阙的南北直线上,还有洛河在轴线以西为东北流向,紫微宫建在此处可高屋建瓴,俯瞰全城,有利于宫城防御。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将紫微宫更名为洛阳宫。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李世民称帝后第一次巡视洛阳,当然要住进他念念不忘的洛阳宫。
刚到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心里充满了兴奋、愉悦和激动。在此之前,自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他以秦王身份率兵击败王世充后再也没有莅临过洛阳,这一次他以天子的身份巡幸洛阳,就好比一个读书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不但高中状元而且加官进爵,然后再衣锦还乡受到了父老乡亲的夹道欢迎。
可是这股新鲜劲没过多久,李世民的日常生活又恢复了老样子,每天不是披阅没完没了的大臣奏章,就是处置全国各地的突发事件,还要密切关注朝野内外的社情民意,没办法,大唐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稷安危全系于自己一人。只可惜太子李承乾能力有限,心思又没完全放在正事上,不能独挡一面,难以堪当重任。
想起太子李承乾,李世民不由得双眉紧锁,忧从中来。
李世民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但是在他的这些儿子中除了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和赵王李福,其他的十二个儿子都不得善终,其中三个早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一个被“幽闭”,还有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又被流放。三个早夭的分别是李世民的二皇子楚王李宽、十一皇子江王李嚣和十二皇子代王李简;三个被杀的分别是三皇子吴王李恪、五皇子齐王李和十皇子纪王李慎;三个自杀的分别是七皇子蒋王李恽、八皇子越王李贞和十四皇子曹王李明;一个被幽闭的是四皇子魏王李泰;两个被贬为庶民的是太子李承乾和六皇子蜀王李。
还是来重点说说李世民最喜爱最重视的四个儿子吧,他们分别是太子李承乾、三皇子吴王李恪、四皇子魏王李泰、九皇子晋王李治。
李承乾,字高明,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当时的皇帝李渊以此殿为名,为这个皇孙亲赐名李承乾,寄以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期望。
李世位即位的当年,李承乾时年八岁,聪明可爱,“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被立为太子。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五月,李世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下诏令李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承乾生病,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李世民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等李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第一次留京监国。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李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李世民心疼李承乾体弱多病,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有一次李世民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李世民看了后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病逝,居丧期间,李世民下诏令李承乾监国处理军国大事,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之后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李承乾留京监国。
实事求是地说,在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以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确实宠爱有加,期望很高,李承乾的冶国理政能力得到了朝廷内外的高度认可,其东宫太子之位是非常稳固的。
但是,奈何天有不测风云。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三月,李承乾有一次在狩猎的时候不慎从急驶的马上摔下来,又被从后面紧跟着的一匹高头大马踩中左腿小腿骨,从此落下残疾。李承乾因为有腿疾,总感觉要低人一等,内心自卑,缺乏自信。特别是长孙皇后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去世后,李世民因无法承受中年丧妻之痛曾经一度性情多疑,喜怒无常。李承乾认为以后没有了母后长孙皇后的庇护,自己的太子地位将会动摇,稍有不慎,父皇李世民就有可能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而改立李世民更加喜爱的四皇子魏王李泰为太子。
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李承乾慢慢地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不但再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做事,反而越来越多愁善感,越来越自怨自艾,越来越刚愎自用,越来越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