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快穿纪事 > 正文 第307页
    </p>

    快穿纪事 作者:幽祭

    </p>

    第307页</p>

    rdquo;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帅。rdquo;

    rdquo;谁说主帅已经离帐?rdquo;

    手下不明,唐歌沉声道:rdquo;我既不在军中,一应事宜jiāo与副将。军中有将,何来无主。rdquo;

    事qíng在唐歌的拍板下被定下来。

    是夜,唐歌亲自带领着军中体力最qiáng的一千人悄悄出发了。

    时值寒冬,北风呼啸。大雪日前连下三天三夜,山中鸟shòu无踪影。在这样的环境下于悬崖绝壁小道上急行军,危险非常大。

    唐歌行路时,体内妖修功法运行不断。雪中蕴涵了大量的灵气,山中无人无鸟shòu,雪山上灵气充裕,妖修功法运行时,灵气迅速涌入唐歌体内,即便在急行军中,唐歌体内也快速积攒了一波灵气。

    她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每当有战士踩踏时,唐歌总会暗中出手相助。因此这一条悬崖小道,一千人走得惊险,到最后却没有折损一人,顺利抵达了敌人后方。

    两军对战,粮糙先行,可见在战争中,粮糙的重要xing。唐歌此次带领一千人过来,为的就是火烧敌人的粮糙。

    敌方大部队没有离营,唐歌选择此刻烧粮糙,是一件比翻越雪山还要危险的事。所以,在她出发前就做了安排,她离营后两天,将会有消息从军中放出,主将唐歌已经离营。敌方若想取胜,就必须趁着唐歌不在军中的这个机会进攻。

    消息似真非假,七分真三分假,更容易引人相信。

    唐歌带领一千人,潜伏在山中,只等地方主将离营,立刻潜入。

    一天之后,唐歌终于等来了敌军主将率军离营,他们偷袭的机会来了。估算了时间,唐歌一声令下,一千人偷偷潜入敌军后方。待敌军主帅发现粮糙被毁,摔大军返回来擒贼时,唐歌已经率兵悉数潜入山中,从原路回营。

    这一次偷袭,唐歌折损了二十七人。这在死人堆成山的战场上,简直就是一次奇迹。回程路上,唐歌与大军汇合,率军攻打敌军。成功将敌军bī退,收复了一座城池。

    胜利的消息传到朝廷中,已经是一月之后。在此期间,唐歌安排的人截住了皇帝下发的两道圣旨。皇帝听到了捷报,在圣旨被人劫走后,对唐歌的杀心起了又放下来。

    大胜之下,倘若一国之主还要斩杀功臣,他这个皇帝做到这里,也快到头了。此刻向皇帝进献谗言的臣子却没有消停。他呈报了一个消息:将军唐戈的家人在外出敬香时,遭人劫持了。如今生

    死不明。

    皇帝沉吟片刻,脑子里闪过数个念头。

    rdquo;暂将此事压下,待唐将军还朝。爱卿即刻命人暗中寻访唐将军家人下落。切不可教居心叵测的人,坏了朕与唐将军的君臣之宜。rdquo;

    皇帝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冷光。

    rdquo;来人,拟旨,宣将军唐戈速速还朝。rdquo;

    第五百二十章 将军百战不死(三)

    战事取得胜利,家人已被秘密接到边关来,唐歌没了顾虑,第三道圣旨在唐歌的示意下顺利到了边关。

    虽说战事□□,不表示敌人不会进犯。唐歌离开,对军营的影响仍然很大,可是现在已经有了回旋的余地,唐歌暂时不想和皇帝撕破脸,就必须回京一趟。

    圣旨一再被劫,早已对她心生疑虑的皇帝在她的家人失踪后,肯定会将两件事联系起来,但是不管怎么样,皇帝抓不到把柄,这件事就落不到唐歌的头上。

    第三道圣旨顺利抵达边关,唐歌接旨后,力排众议,单枪匹马赶回京城。若是正常行军速度,唐歌从边关回京至少需要二十多日,为了节省时间,唐歌给马贴上了神行符,仅用了十五日就到了京城。这期间,马和人都有休息的时间。

    回京当日,唐歌做的头一件事qíng就是入宫面圣。君臣相见,自是一番寒暄。待到皇帝说出唐家家眷在出城敬香的时候被人劫持,至今毫无消息时,唐歌忽的红了眼眶。

    男儿有泪不轻弹,唐歌没有在御前失仪,却半晌没说话。

    \\\rdquo;不破胡虏,臣愧为人子。\\\rdquo;许久,唐歌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呈上。皇帝看后方知,信出自胡虏之手,言唐母和唐歌的妻儿都已落入胡虏手中,唐歌若想家人活命,就投靠胡虏。否则,两军jiāo战之日,就是唐母和唐歌妻儿人头落地之时。

    \\\rdquo;爱卿,信上的内容、、、、、、\\\rdquo;

    \\\rdquo;是真的。家母的随身物品早已随信一起送到了军中。臣顺着线索查下去,没有找到家母的行踪。\\\rdquo;唐歌的声音已经恢复平静,但越是平静,心里压抑的悲伤越重。

    \\\rdquo;是朕对不住唐爱卿,你为朕守护江山,朕竟无力护你亲人周全。\\\rdquo;

    君臣这一次jiāo流,压下了所有的暗涌。唐歌知道,皇帝即便没有完全相信她的话,也不会动唐歌。

    唐歌既然一早做了安排,早就留下了痕迹给皇帝查询。唐歌相信,在她回来的路上,皇帝的人已经查到了她的手下特意留下的线索,可以证实唐母确实有可能被人送出关外了。

    事实上,唐母的确被唐歌单独送出了关外,为的就是安唐母的心,护唐母的命。

    唐母此人生于忧患,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她的气节越高,越会咬紧牙关活下去。唐歌安排的人假扮胡虏将唐母劫走,第一是要在皇帝手下保住唐母的xing命。第二,唐母此人也是有急智的,她在被掳的qíng况下,定然会按兵不动,伺机逃走。可是唐歌不会给她离开的机会。被掳的生活不会好也不至于太差,以唐母的身子骨,要熬过这一段不难。唐歌的人暗中会关照唐母,因此唐母不会有任何问题。

    至于妻儿,唐歌命人掳人前,就让手下先给妻子送了一封信,jiāo代妻子按照她心中所书行事。妻子是枕边人,不似唐母愚忠,唐歌的一些计划想要顺利实施,就不能完全瞒着妻子,因此唐母所在的马车被劫持时,妻儿正好在另一辆马车上,马车又恰好在转弯的地方出现故障,是以唐母是知道她和儿媳、孙儿分开的事实。

    唐母被送往关外,妻儿则秘密到边关住下,隐姓埋名,只在唐歌入京前一日,才见了第一面。

    唐歌擅长于作假,皇帝的人不抽丝剥茧,想要从她安排人留下的痕迹中分辨出真相来,很难。唐歌并不担心皇帝能识破真相。

    入京第三日,唐歌再一次接到宫中旨意,宣她入宫。

    果然,皇帝得到了具体的消息,jian|臣的手下查到了唐歌留下的线索,确定唐家人确实被胡虏掳走,出了关。唐歌呈上来的信没有作假,皇帝心中安定。圣旨被劫一事,可以确定与唐歌无关。

    毕竟圣旨被劫之时,正值战事爆发,唐歌在战场上拼杀,如何抽得出手劫杀天使。皇帝不认为唐歌有预知后事的能力,否则也不会让自己的老母妻儿被胡虏劫走。

    只是唐歌的家人在皇城脚下被劫持,大大打了他的脸。皇帝心中一沉。

    现在唐歌一心怨恨胡虏,誓死杀敌报仇,他日胡虏被他击退,唐歌将家人被掳走的事算到他的头上、、、、、、

    皇帝脸上的表qíng没有变化,眼睛里的光明灭不定,唐歌就知道,皇帝仍然忌惮她。不过不要紧,她只需要争取这一段时间。这个皇帝,曾经因为心中猜忌杀死了原主,唐歌就不打算和他好好相处。她要的,只是皇帝现在的忌惮以及按兵不动。

    从皇宫出来,唐歌直奔将军府。皇帝没有命令,她镇日在府中独坐。有时候在唐母居住的院子里一坐就是一整日。唐歌的表现符合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在得知母亲妻儿出事后的表现,皇帝尽管不能完全放下心来,但是前方战事再起。因为离了唐歌,之前被夺回的城池,再一次失去了。皇帝也坐不住了,一月后,终于下旨,让唐歌重返边关,统帅三军。

    jian|臣痛心疾首地劝皇帝,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可是朝中无人抵御外敌,江山若不再,他这个皇帝位置都保不住了,还疑心臣子做什么?

    皇帝只有一瞬间迟疑,就对着圣旨用了印。

    拿到圣旨的唐歌,如龙入海,自此天高海阔,任她徜徉。

    唐歌归营,三军士气如虹。敌军yù守城不出,让战事再次僵持。两军jiāo战多年,对方将令的行军布阵手法,各自心中有数。

    唐歌上回兵行险招,偷袭敌军后方,敌军将领只是将此事归纳为一次突发事故,殊不知唐歌这具身体里已经换了一个芯子。人不同了,手法自然不同。

    若说原主在战场上排兵布阵以稳著称,唐歌则不然。纵观她的任务之路,数次生死一线,唐歌能从中活下来,靠的就是她敢走荆棘之路。

    唐歌屡出奇兵,敌军防不慎防。天险阻挡不了唐歌的兵,纵然城池背靠死亡之山,也有唐歌的兵身负巨翼,从天而降。

    那失落的城池很快被唐歌收回,不单如此,先帝手中失去的城池在唐歌层出不穷的计策下夺回了十之□□。

    眼看丢失的疆土即将被唐歌收复,朝中的旨意再一次来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将军百战不死(四)

    圣旨下,传唐歌回京。与此同时,还有一道赐婚圣旨。

    皇帝要将他的公主嫁给唐歌为妻。

    唐歌的妻儿失踪八载,百姓都道凶多吉少。唐歌却知道,妻子还在小镇上好好的活着。甚至,唐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看望妻子。

    如今长子已经从军,被唐歌安排在了步兵营。

    皇帝却在这个时候下了一道赐婚圣旨,要招唐歌为驸马。

    须知,驸马不能手握重权,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唐歌要接下赐婚圣旨,就默认了jiāo出手中兵权,要不接下圣旨,等同于抗旨不尊。

    唐歌在战场上拼杀八年,换来的就是卸磨杀驴的结果,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心寒。朝中众臣对皇帝这个决定褒贬不一。褒奖的乃是因为唐歌名声日显,在百姓心中威望非常高,隐约有盖过皇帝的势头。这让一部分朝臣觉察到了危险。另一部分朝臣则认为,唐歌劳苦功高,从不依仗功劳行骄纵之事,乃是忠臣。皇帝这么做,未免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但是不管朝中众臣的反应如何,这两道圣旨还是如期颁下。接到圣旨的唐歌沉默了。

    八年了,唐歌的眼睛和心并没有完全放到战场上。

    八年前回京,唐歌在皇宫里留下了一些水镜。是以,皇宫里的一些事,唐歌知道的比一般人都要快。唐歌早就做好了和皇帝翻脸的准备,这八年来,她渐渐往皇宫中安cha了一些人手。唐歌的人看似都在无用的职位行走,可若是每个无用的职位上都有她的眼线,收获的qíng报也不可小觑。重要的是,为了不bào露自己,唐歌选定的每一名眼线都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主人是唐歌。唐歌也不用他们做其他事,每天只需要将他们眼睛里看到的事qíng在特定的地方说一遍即可。

    --</p>

    第307页</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