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572章 金融风暴
    与日本人大张旗鼓的收购国库券相比,东北财政总厅、金融总厅、东北银行似乎毫无觉察。

    是他们太大意了,认为日本已经自顾不暇,哪会在这个时候给脆弱的东北财政一刀呢?只要没人兴风作浪,国库券保持着良好的信誉,银行保持着正常的吸储与放款,一切都会很安全。

    可是突然间扑天盖地的兑换1921、1922年国库券的浪潮从关内涌向关外,从10月1日起,很多人涌向东北各大银行在关内外的营业点,要求兑换国库券。

    兑就兑呗,本来就是到期的,本来也预留了现金等待各地兑换,已经两年了,从来没出现过问题。不但如此,很多人在取回本息后,又将暂时不用的本金买了第二年的国库券,加上同时销售出去的部分,基本上银行不用支取太多的现金。

    这一次不一样。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兑,后来是机构。几天来,天津、唐山、长春、齐齐哈尔各地的分行纷纷告急:连续几天的兑换额已经远远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限度,而且这一趋势越来越加重,这明显地有人挤兑!

    他们要求总行划拨现银并早作筹备,因为理论上可以有大销的国库券被观望的百姓们无视了!

    这一惊非同小可。

    各地政|府、各银行机构都警觉起来,他们派出人力去查找原因。这个时候,他们或许还没想到,这是一场有预谋、规模极大的金融风暴。

    作为央行的东北银行数天前就感受到了压力:因为购置日本在华资产,耗光了各大银行仅剩的一点流动资金,总行准备金只剩下4个亿,那是东北全部的家当,要应付即将到期的6.7亿国库券。

    于翱舟与各大行行长、各省省长及财政总厅、金融总厅的厅长们紧急磋商,立下几项紧急措施:要求各地务必保证银行储户不能出现大规模提现事项;各地政|府机关人员要带头购买国库券,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所有分、支银行,从现在起不得放贷。

    东北银行还提出1亿元现金至天津各分行、及1亿元现金流通到关内各地。这些看起来很多,但是分到各地便显得杯水车薪了。一天时间,全部告罄!

    到10月5号,更大规模的抛售开始了:各日资机构纷纷把积压的各型国库券拿出到银行要求兑现。由于是机构行为,各银行奉命告知:因为没有预约,按照规定,需要提前三天申请方可提款。

    日本人很得意,三天就三天,看你怎么办?为了防止中方银行用高息吸收存款的办法,日本设在东北的各大银行如正金银行、朝鲜银行、满洲银行、正隆银行纷纷挂牌向各大机构、各营业点吸储:约定年息10%,是一年期国库券利率的两倍!

    这让于翱舟他们商定的以“拖”字诀让东北各大银行有时间大力吸储、从而准备以8%的利率吸储的计划落空。

    而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因为银行拒兑,便在各地掀起剧烈的谣言:东北各大银行资金已空,存款有被席卷一空的可能,于是当天起便有很多小市民围在各营业点的柜台前要求提前提款,银行反复告知的利息损失也不管了…

    市面上吸不到钱,兑现国库券钱又不足,向外国借款怎么样?

    在华最大的英资机构汇丰银行天津分行表示:“不行!”东北金融市场紊乱,他们还想插一脚呢,再说他们还有政|府间的约定不是?

    上海是中国最大金融中心,那里游资众多,从那里拆款怎么样?缓不济急,而且成效不彰。这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坏处了:从来没有联系过,忽然之间要借那么巨额的资本,开玩笑吗?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次发生在东北的可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呢!

    虽然人民党政|府发动各地的党员、干部宣传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但是敢于购买国库券的人们聊聊无几,不过去日资金融机构存款的也不多。

    他们大多数都是把存款或国库券取现,然后小心翼翼地藏在家时在,或者有“经验”的,干脆贱卖变成现洋,从而使得黑市上“奉洋元”钞票与银元的实际比价从之前的几乎持平变到目前的3:2甚至更多…

    连续几天,哈尔滨证券市场上东北几大银行的股票纷纷下跌,最厉害的东北实业银行一度跌破15%,这种没有指望的场景让抛售的氛围加大,哈尔滨证券市场在周末不得不提前一个小时停牌。

    这是日资的几大银行搞得鬼,也是此次金融风暴的重头戏:以正金银行为首的四家日资银行之前已经购进价值约4亿元的各行股票,在从出售满铁附属资产中又获得共达8亿元的变现,同样以各种方法吃进。

    东北四大银行总股本105亿,他们占了一成多,在这种风头上的抛售给了各银行致命一击,若不是提前停牌,损失将更大。

    墙外的紧张情绪似乎对大帅府也产生了影响:一些有私蓄的家人纷纷找门路兑换现洋,连春妮这丫头都几次三番地试探于凤至,她存在东北农业银行里的四百块钱积蓄是取呢还是取呢还是取呢?

    于凤至的身体不太好了,不过不影响她的操劳。在这个危急关头,她拖着病体带头变现了很多名贵首饰和名下房产,并把它们存到岌岌可危的东北农业银行里。

    虽然于巨量的资金差额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她的与公公、丈夫同舟共济的决心是获得帅府上下的一致肯定的。

    她也经常和大帅府的人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如果银行最后出了事,损失的将是平头百姓。大家伙就是兑了这些钱又有什么用呢?”

    危难兴邦,危难也最显人心。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政要员纷纷解囊,捐出黄金白银兑出现洋存入东北各大银行救急。

    这里一部分人是因为更庞大的资产被绑牢在银行里----他们的家产已经成为了各银行的股份----在有可能扳回一局的情况下不计成本地投入;另一部分则是被裹携着加入。

    同时人民党及时发起声势浩大的“爱用奉天券”活动,拒绝黑市交易造成纸币人为贬值,这让一度泛滥的券洋交易转入下风。但这一切,无济于金融局势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