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陈平的发言令满朝大臣吃惊,同时也令康宁帝有所不解,毕竟一开始极力主张降罪于张宏的,也是他们二人。
康宁帝淡淡开口:“二位爱卿,朕记得你们起初可不是这个态度?”
帝王之威,将刘康、陈平二人吓得连连求饶:“陛下!是罪臣二人有所疏忽,这才酿成如今这桩冤案,臣二人知罪!”
“朕倒要听听......你们何罪之有?”
刘康跪着开口:“当初呈递于陛下面前的折子,的确被人掉过包,那日早朝后,罪臣突然回想起来,张宏张大人的奏折,罪臣二人都翻阅看过,那句大逆不道之言,的确子虚乌有,是后来才被贼人加上!”
陈平附和道:“文渊阁虽处皇宫,但来往进出的人也不少,若假借送奏折的名头,来一个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也并非不可能。陛下......说到头来终归是罪臣二人的疏忽,我二人知罪!”
“依你们所说,那封折子并非由张宏所写,那写的人是谁呢?又是为何所写?”满朝大臣都在这儿看着呢,康宁帝自然不能被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不然他的帝王威严必定受损。
虽然康宁帝想宽恕钟逸与张宏,但也有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回禀陛下,那日早朝之后,罪臣二人寝食难安,由于我二人疏忽,陷张宏大人锒铛入狱,张大人既无辜,对大宁又忠心耿耿,所以罪臣二人为了洗清张大人的冤屈,也为了让陛下您见到真相,便展开了一系列搜寻......”刘康一顿,紧接着陈平又补上:“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罪臣二人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一丝线索,那日向文渊阁送折子来的,是位司礼监的小太监,经罪臣二人盘查,他与张大人有过矛盾,因为其不懂规矩,张大人当着众太监们的面儿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至此,这位小太监便把张大人记恨上了。众所周知,司礼监与内阁的来往联系一直都不少,而那位小太监也有几分小聪明,借着送折子的机会,将伪造张大人字迹的奏折换了一份儿,而真的则留在他自己手中,假得则是通过罪臣二人之手,呈递在陛下面前,令陛下勃然大怒,令忠良蒙冤入狱啊!”
刘康、陈平二人的故事接龙,将“真相”还原出来,文武百官不是傻子,他们这番话的可信程度极低,但康宁帝没表态,他们也不敢妄自发言。
一双双眼睛盯着龙椅上的康宁帝,但又一人除外,那便是跪着的钟逸,他表情玩味,心里想:经过刘康与陈平二位阁老的嘴说出所谓“事实真相”,虽然被欺骗者寥寥,但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这儿呢,就算有人敢质疑,也是极少数站在权势巅峰的人。
而往往这些人,一般不涉及自己利益,多持以中立态度。只要康宁帝这关过得去,张宏便可沉冤昭雪!
稳坐龙椅上的康宁帝不动如山,表情不悲不喜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神来回穿梭在刘康与陈平身上,甚至偶尔瞥两眼钟逸:“此事的幕后隐情听来倒让朕感觉有趣。”
没说信也没说不信,康宁帝的回应令刘康与陈平捏了一把冷汗。
而龙椅下的钱山则是连连向刘康陈平使眼色,今日无论如何,哪怕整个朝堂的人都反对,张宏与钟逸都不能出事,不然到时候钟逸将刘卓供出来,连他钱山都要受其牵连。
“罪臣二人绝不敢欺骗陛下,陛下请看,这封折子,便是张宏大人的真迹,藏于司礼监那名太监身上,由罪臣搜查出来,他是幕后元凶,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做戏自然要全套,刘康将奏折递到康宁帝手中,康宁帝粗略一看,的确与那日御书房内的折子相似,不过与之不同的,则是少了那番大逆不道的言论。
不过这封折子也是后来由张宏所写,并非一开始的那封,起初为了事情不暴露,早已将所有证据毁灭,真正的奏折,早就经刘康之手烧成了灰烬。
有了证据,结果自然不一样,可信度又上了一个等级。
康宁帝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传朕旨意,将张宏带上来。”
很快,在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关押着的张宏带上朝堂,与先前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穿着不同,此刻的张宏风光不再,穿着囚犯衣物,整个人显得有些颓废。
不过身上没有伤口,看来锦衣卫并没有上刑......
“张爱卿,这一个月......受苦了。”康宁帝真情流露,话语中带着些许愧疚之意。
张宏自然没有埋怨康宁帝,他被冤枉,是由钱山一手造成的,康宁帝也是被欺骗的人之一。
如今能得到康宁帝这番话,张宏甚是感动:“臣不苦!只要能洗清臣身上的冤屈,臣就算关一年,关一辈子,都毫无怨言!”
“朕知你忠心,爱卿对朕,对大宁的心思日月可鉴!”
早在前几日,钟逸便与张宏对过口风,虽然张宏对无法扳倒钱山的事实表示无奈,但也可以理解。只要他能官复原职,日后仍有许多机会!
“张爱卿,你可知是由谁陷害于你?”
“臣不知。”
“刘阁老,司礼监那名太监如今身处何处?”
刘康连忙答道:“已在西厂关押。”
用脚指头想想,此人也是一只替罪羊,为钱山与内阁二人顶了罪。
“将之当众行刑,朕要全天下都看见此事,张爱卿的委屈,不能白受!”
总要有人流血,这起案子发生时,早已注定今日的结局。
“爱卿,朕之处罚,可解爱卿心中怒气?”
张宏岂能说不,连连点头:“陛下这般对待老臣,老臣感激涕零,老臣定为大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康宁帝又开口:“早朝之后,张爱卿官复原职,再多领三个月俸禄已示补偿。”
“臣......谢主隆恩!”
安置完张宏,康宁帝目光落在刘康与陈平二人身上:“此事元凶虽是司礼监太监,但也与内阁二人脱不了干系,刘康陈平,朕罚你们半年俸禄,已示惩戒,往后这种疏忽,绝不可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