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革秦 > 第七十五章 等待战争的人
    夜,躺在柔软的麦秸堆上,李斯难有睡意。

    他想了很多,大多是胡思乱想。

    他知道自己的猜想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秦王,他承认,自己之前的猜测,可能过于简单了。

    不只是小看了那位秦王,还小看了如今的秦国。

    如今的秦国……农会之中,人们应该说是富庶的。

    这种富庶,不同于过去李斯认知之中的任何一种富庶。

    他们就是单纯的种地、单纯的纺织、单纯的冶铁、单纯的圈养牲畜。

    单纯的不能再单纯了。

    按照李斯过去的经验来看,这样的不去参与到政治活动和国家给与的利益活动,也不去向外掠夺别人的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富裕起来的。

    因为土地产出是有限的,因为牲畜的生长和繁殖都是需要时间的,因为纺织,从原料到成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需要消耗精力的。

    家庭式小作坊,哪里有那么多的人呢?

    家里即便是有二三百亩地,一夫最多也就是耕种四五十亩地吧。

    再多一些,需要雇佣三人帮耕。

    用上铁犁牛耕自然是会快一些,可是寻常人家里用得起吗?

    一口牛在楚国卖三千钱,在秦国也不会有太多的偏差。

    等闲人家,拿出一百钱便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吧?

    秦国的税又很重,庶民能够攒的出一口牛吗?

    铁器也是贵的。

    即便是秦人这里便宜了,这等消耗品,小民真的舍得用吗?

    可现在,他们就是这样的富裕起来了。

    根本就违背常理,根本就不合理!

    这一切的改变,以李斯的眼光,他看得出来的。

    一切的改变都是从所谓“农会”开始的。

    这个“农会”,是将没有资本的庶民集结起来,集中其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规划不同种类人口的用途,从而叫体力更强的丈夫人人配上耕牛、铁器,以此提高耕作的效率和最大化的利用这些人口的体力优势,让他们得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耕耘更多的土地,让他们把可以耕耘更多的土地而不需要去担心吃什么、喝什么等琐事。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这种模式,并不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但它需要在最开始时候,有大量的财力投入。

    而且这种投入,在短期来看,是几乎没有收益的。

    只有把时间拉长到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这种投入,才能够看得到回报,才能够回本。

    而且这回本也不是就能够直接的拿得到钱了。

    这种投入,是正常人所根本不会去做的。

    另外就是,这种投入的过程,必然是要被地方性的势力分润其利益的。

    而且李斯绝对有理由相信,拿到利益最大头的,绝对不会是底层那些猪羊一样的庶民,而会是这些地方性的势力,这些地头蛇。

    现实来看,这种“农会”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正常的运转。

    然而眼下所能够见到的事实是,虽然磕磕绊绊,各处的管理都存在很大问题,各处的利益协调上,都存在着难以忽视的问题。

    但农会就是建立起来了,它就是存在了。

    而且这些庶民绝对是拿到了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绝对大头。

    不然的话,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这么好。

    但如此,问题就出现了。

    为什么这群人可以拿得到利益的大头?

    利益的大头,按照道理,是应该被当地的豪强们与朝廷一起瓜分的。

    这更是不合理的事情了。

    ——事涉实际利益,这是比名义更加做不得假的东西。

    李斯不相信秦王政可以压得住别人想要攫取利益的本能。

    只要人不死,攫取利益都是无法被停止的!

    李斯觉得,秦王政应该是付出了什么更大的利益来吸引本地豪强们的心思,以致他们现在看不上这点利益了。

    可是会是什么呢?

    可是秦王政如此作为的目的呢?

    若是为了争霸天下,那么就不应该给这群庶民太好的日子过。

    而应当是,稍微改善其处境,而后将利益的大头以军功、爵位、官职等制度圈禁起来,像是吊在庶民面前的肉骨头。

    半饥半饱的肚皮会促使着他们自发的向前冲,为秦王政卖命。

    可如今,他们吃饱了饭,甚至有心思唱歌跳舞。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下去,谁还会愿意去打仗,去卖命呢?

    若说是为了统一天下,那就更不可能。

    统一天下需要做的不是这些。

    而是尽可能的与朝中的朝臣、各地的豪强做到上下一心。

    唯有如此,可以获取到无上的力量,才能发动战争。

    利益和钱都分散开来,流入了庶民口中,那么拿什么来驱策那些胃口更大的人呢?

    李斯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大约知道秦王政施政的一般目的。

    秦王政是要让这些庶民有好日子过的。

    所以这些异乎别国的举措才一项一项地落实下来。

    但是给他们好日子过的总的目的呢?

    李斯完全不能理解,也完全无法想象。

    他带着疑问睡去。

    醒来时候,天光大亮。

    随行的兵士们熬住了肉粥,一面喝着粥,一面说着话。

    “陛下暂时是没有对外动武的打算的。”李斯听到陈矩的声音。

    他眼皮子动了动,没有张开。

    “真的?”兂好奇问道:“大兄,陛下为何不对外动武啊?”

    “陛下的意思是,先要囤积粮食,尽可能地开荒,积攒物资。”陈矩在咸阳时间长,对于嬴政的政策,虽然并不清楚其用意,但也听了咸阳的人们议论过许多。

    按照秦国一贯的传统,秦人们日子稍微过的好一点,或者稍微有个天灾人祸的,秦王们就要发征兵令,拉人出去打仗。

    但是秦王政不太一样。

    他给了大部分的秦人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

    以老秦人们的看法,秦王政是要打比以往更加大的仗的。

    从王二年,稍微过上了一点好日子,秦人们就数着天时,等待着秦王政发征兵令。

    但一直也没有等到。

    等了三年,到了如今的王五年,秦王政倒是发了两次兵役。

    但也只是叫人去训练。

    没有打仗。

    于是秦人们完全的不懂了。

    他们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过去的又一项生活经验无法指导现实了。

    大家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在猜测什么时候秦王陛下才会发征兵令,开启对外战争。

    大家并不期待战争。

    但大家都做好了随时参与战争的心理准备。

    可现在的问题是。

    秦王政,不愿意发动战争!

    在所有人眼里,如今的秦国,都是有着足够的发动战争的资本的。

    粮食、物资、牲畜、道路、人口。

    样样具备。

    但秦王为什么不发动战争呢?

    谁也不清楚秦王陛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