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15章 安灞阳茂
    早在前世,研究这段关于汉室文化的制度时,刘弘就曾为古人的智慧而感叹不已。

    ——将地方势力强行迁入首都,难道只是为了宰富户,割韭菜?

    其实并不是。

    陵邑制度对政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还是缓解社会矛盾!

    道理很简单: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的最大威胁,从来都不是武力反抗,亦或是影响行政效率。

    而是一个令所有封建政权都头痛不已,却又始终无法找到解决办法的大趋势:土地兼并。

    从秦汉到隋唐,从两宋到明清,封建政权一只没能解决,并因此导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都永远是这个无解的命题: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遏制土地兼并的趋势?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过以‘赐田爵’勾引六国民众入关做秦人的政策;明太祖朱重八,也曾在鼎立朱明王朝初,为天下大义而大治贪官污吏,更不惜人皮实草,以做震慑。

    而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统一了神州大陆之后,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也曾做出过绝大多数开国皇帝会做的决定:授民田爵。

    简单来说,就是发地:每家每户一百亩,家家都有,童叟无欺;条件就是在官府登名造册,建立户籍。

    为了得到太祖高皇帝赐予自己的一百亩田地,在秦末战火中躲进深山老林的百姓纷纷从山上走下来,在官府登记好自己的姓名,领了专属于自己的身份户渎,并自此在田间扎下根来。

    只一项《授民田爵令》,就让汉室初残垣断壁,百废待兴的神州大地,在短短几年内重新焕发了生机,二十年后的今天,天下人口就已经恢复到了秦统一天下时的水平。

    但是,困扰每个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问题,也已经在汉室逐渐繁荣的背景下,悄然拉开帷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百姓都因为得到足够的田亩而扎下根来,社会生产秩序也已经重回正轨,现如今,汉室已经从‘经济复苏’时期,逐渐进入经济增长期。

    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底层百姓受到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室鼎立时,天下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余万,户近二百万,可耕作土地面积约为一万万七千余万亩。

    将近两百万户人家,每户分一百亩田,一万万七千余万亩田虽说不上绰绰有余,却也还勉强够分。

    ——大不了就是关中行大亩,关东行小亩(半亩)嘛!

    但经过二十多年,即将近一代人的休养生息,以及更多的前秦遗民从各处‘桃花源’中走出,使得汉室人口已经暴涨了一半,来到了二千二百余万人,三百余万户!

    做个简单的算术题,就能明显的发现:一万万七千万亩田,分给三百余万户人家,每户能分到的,也就是五十亩左右。

    而‘一夫五口治百田’的标准,便源自于:一百亩田地的产出,在保证一家五口的吃穿用度,缴纳国家要求的税赋,以及各种日常支出的同时,还能稍剩下一些,以做备用。

    也就是说,一户有五口人的农户家庭,至少要有一百亩的田地,才能保证其生存环境处在安全线以上;除非发生意外导致巨大的支出,否则就不太容易破产。

    即便是按‘吃八成饱,穿七成暖’的人类生存最低要求来算,一户有五口人的人家,也起码要有五十亩田,才能保证饿不死。

    五十亩地,产出粮米一百五十石左右,其中一百二十石作为口粮,十二石作为农税,八石作为口赋,剩下的十石,就是用来穿衣取暖了。

    如今天下三百余万户人,要想让他们家家户户都拥有一百亩田地,就需要至少三万万亩农田。

    而实际状况却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汉室可耕作土地面积,才刚刚从汉初的一万万七千万亩,增长到了二万万亩。

    更让刘弘感到沉重的是:在天下二万万可耕作田亩当中,还有将近十分之一的部分,在彻侯勋贵手中!

    ——汉初彻侯百四十五,即便按人均食邑千户来计算,那也是将近一千五百亩的田地!

    按照‘三百余万户,一万万八千余万亩田’来计算,平均每户田亩不过六十亩。

    也就是说,如今汉室每一个农户家庭,其拥有的土地面积,理论上都仅仅比‘每户五十亩’的最低标准高出十亩!

    六十亩地,年产粟米不过百八十石,去掉口粮、税赋、穿衣等刚需,剩下的可支配部分,竟只剩下四十石,合钱不过三千钱!

    一家五口每年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居然只有三千钱,这无疑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信号:如今的汉室,还处于一个相当贫穷的地步。

    为了缓解这个状况,并让汉室尽快走上富强之路,刘弘不可谓不努力。

    ——先是粮食保护价政策,给农民的收入上了一个安全锁,以保证情况不会更糟糕。

    之后的宿麦播种,更是在缓解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同时,让农民收入肉眼可见的翻了一番!

    如果仅仅只有这些,那汉室即便富裕起来,也很难让国家吃到红利——相较于坐拥百亩田的农户,无疑是那些手中动辄数十顷田亩的豪强富户,更容易吃到时代的红利。

    等时间久了,即便百姓一点点富裕起来,其收入增长也很容易就会被通货膨胀所抵消,反观地方豪强,倒是会实打实的‘身家暴涨’。

    而刘弘之所以敢推行这种‘农户可能会小赚,但豪强绝对暴富’的系列措施,便是因为陵邑制度的存在,让刘弘的顾虑,在汉室永远不可能发生。

    ——刘弘不敢保证,土地兼并在汉室不存在;但刘弘绝对敢拍着胸脯说:只要陵邑制度一直存在,土地兼并就永远不会成为汉室所面临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兼并的越起劲儿,就越容易被地方官员视为‘行走的政绩’。

    ——对于陵邑迁徙,朝堂对各地政府是有指标的!

    满足要求,自然是嘉奖鼓励,超额完成任务更是要升官赏赐,至于没完成任务的,自然躲不过被臭骂一通,甚至丢掉乌纱帽。

    而地方豪强所兼并的土地,在豪强被迁入关中之后,大都会被官员吃下,却又并非是地方官员,自此拥有这些土地的拥有权。

    想想就知道:某地县令为官三年,在治所置办下千亩良田,任谁都会起疑心。

    所以,汉室官员在吃下迁徙豪强留下的田亩之后,会非常聪明的将其贡献出来:陛下你看,臣给陛下赚回来好几千亩田!

    官员受贿,自然是良心大大的坏掉了;但要是官员将受贿得到的东西,转手拿去交给皇帝···

    嗯,这种感觉,问问乾隆就知道了。

    将好不容易吃下的田再送给皇帝,官员心里也不会不舒服——相比起那一点点钱财,得到在皇帝面前的‘露脸机会’,无疑更为划算一些。

    更何况那些田亩留在手里,本来就是烫手山芋,随时会让官员沾染‘贪腐’的标签。

    反正不能吞下,还不如借花献佛,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也就是说:在地方豪强被强制迁移入关中之后,其留在家乡的田亩,先会被地方官员‘低价购入’,而后献给皇帝,或者说政府,使其成为官田。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豪强留下的土地,最终会由国家掌控其处置权。

    而在重新‘抢’回田亩处置权之后,汉室皇帝普遍会有一个十分骚包的操作:授田。

    理由五花八门:朕高兴了,朕不高兴了;太后过生日了,太后不想过生日了;朕心疼百姓了,朕不想再心疼百姓了等等,都能成为汉天子授田的理由。

    至于授田的标准,也是按照‘谁更穷就给谁发、谁成分好给谁发’为参考。

    发现了没?

    兜兜转转,百姓因生活所迫而出售的田地,最终又回到了百姓手中!

    百姓暂时失去了田亩,收获了一笔不菲的‘田亩出售费’;国家借着授田大捞一笔政治威望!

    反观豪强,非但没有凭借土地兼并发家致富,反而将大半身家搭了进去,一声忙碌化作浮尘。

    这样的操作模式,使得汉室长期,且随时掌控对社会资源,主要是田亩的‘强制再分配’,将社会矛盾永远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这一切的根本,便是历史上由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制定,最终被元帝那个呆瓜一纸诏令取消掉的陵邑制度。

    可以说,陵邑制度的存在,足以支撑汉室打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使中央集权在神州大地成为常态,并飞速进步到更高级别的文明。

    只可惜,将地方豪强逼成韭菜的陵邑制度,最终还是倒在了不屑子孙之手···

    再加上连续数代‘主少国疑’,使得汉室最终在王莽的新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如今,刘弘有幸成为汉室的掌舵人,并身处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处在华夏文明所遇到的最大一个十字路口。

    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让华夏大地走向自己理想中的康庄大道,刘弘需要做的努力,还有许多。

    如此远大的志向,使得刘弘时刻都不敢松懈,恨不得将每分钟都掰成三瓣,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而任何一个事务的改造,都需要循序渐进;尤其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引导,更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种情况下,刘弘完全没必要为了解决土地兼并、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这两个问题,放着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不用,转而费心费力,去想一个成败未知的新方法。

    自然,陵邑制度,也被刘弘满怀敬畏保留了下来。

    如果有可能,刘弘还打算在将来编写一本小册,记录汉室之后的皇帝所必须要遵守的条令。

    陵邑制度的长期坚持,就是其中之一。

    听闻刘弘问起此事,三人面上顿时一肃,望向刘弘地目光中,也不由带上了更深的敬畏。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君王,能平淡的面对生老病死的人生真谛!

    回想十六年前,高皇帝驾崩,太子刘盈登基为帝,第二年春天,朝堂便提出了关于帝陵的建造计划。

    而对于此事,孝惠刘盈竟勃然大怒,虽然没有当中发火,却也有不少‘天子怒摔杯盏碗碟’的流言从宫中传出。

    若非丞相平阳侯曹参强力推行,汉室的陵邑制度,很可能在第二位天子驾崩的时候,轮为笑柄。

    ——要知道孝惠刘盈,满共在位不过七年而已!

    去掉刚登基却没改元的第一年,惠帝安陵的建造时间,满共只有六年的时间。

    如果当初,曹丞相没有强行通过陵邑建造计划,而是正的遵从了惠帝‘待加冠再起陵’的意见,那等惠帝在二十二岁的年纪驾崩之时,安陵很可能还停留在建造阶段的初期!

    而眼前这位,却还没等河冰解冻,便自己主动提出了陵邑之事···

    光此一点,就让三位重臣下意识的安下心来,暗地里,也不由带上了一丝激动。

    ——能做到这个如今地步,刘弘已经证明,自己的最低成就,也是个明君!

    如果能在位三十年以上,甚至冲击一下‘圣君’的成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圣君临朝,就意味着贤臣辅佐,河出图,洛出书,凤鸟来仪···

    “禀陛下,帝陵候选之所,臣同内史同僚已大致定下,还请陛下定夺。”

    随着申屠嘉瓮声瓮气的禀告声响起,审食其和田叔二人也赶忙敛回心神,将注意力放在了正事之上。

    就见申屠嘉稍一拜,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奉上前。

    “灞河东岸,渭河以北,马泉以西···”

    只略扫了一眼,刘弘便反应过来,申屠嘉提出的备选地,基本都是历史上历代汉天子的帝陵。

    灞河东岸的,显然是文帝霸陵,泾渭三角洲之上的,是景帝阳陵,马泉县以西,自是武帝茂陵无疑。

    稍一思虑,刘弘便抬起头,淡然一笑。

    “莫如,三位随朕同至内史所举帝陵候选之所,再行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