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大明祖孙 > 第五十三章 逐鹿天下
    “启禀摄政王殿下,窃惟成大业以垂休万世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盖以为明劲敌者我国也,抑则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行营中,身着蟒袍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慢慢翻阅着手中的折子,这是老汉奸范文程所呈上来的奏折,不过其中大部分意思都是范文程、洪承畴这两个人总结而成,然后汇聚起来共同呈报给多尔衮。

    说到底,无论是范文程还是洪承畴原本一直都是皇太极的人,只能依托皇太极才能在满洲这个体系下求得一席之位,而随着去年皇太极暴死之后,满洲内部也经历了短暂而隐晦的权力争夺过程,因此他们也只能想办法投靠如今清廷的实际权力掌握者——摄政王多尔衮。

    此时的多尔衮年纪不过三十二岁,他的身形高大,脸上留着络腮胡须,眼中透露出些许狡黠,对于此时的多尔衮而言,他的人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范文程和洪承畴这两个奴才说得倒也不假,眼下明廷名存实亡,将来要同我们争天下的,只怕多半就是李自成这些流寇了!”

    而在此时营帐之中,诸王贝勒大臣们也都汇聚在一起,正在静静聆听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的训导,除了摄政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沈阳以外,其余像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多罗饶馀贝勒阿巴泰、和硕贝勒罗洛宏、多罗贝勒尼堪、博洛、辅国公满达海、固山额真何洛会等人汇聚一堂。

    英亲王阿济格是多尔衮的胞兄,作战向来勇猛,可是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他傲然道:“多尔衮,眼下整个天下人人都畏惧我们,汉人们更是不堪一击,你又何必担忧呢?”

    多尔衮听完阿济格的话以后,耐心解释道:“阿济格,这次我动用了满洲、蒙古以及汉军三分之二的兵力,绝不只是入关抢一把就走,就像范文程所说的那样,我们大清也要夺天下坐天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哼!那些都是汉人的蛊惑!”

    阿济格似乎心中早就有些不满,他冷声道:“当初先汗王在的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打下了辽东,结果好多部民都被辽人给杀掉了,他们汉人就像地上的蚂蚁一样,数也数不尽,可是我们满人却那么稀少,如果现在不趁着兵势强盛,将来只怕还会继续吃汉人的亏!”

    面对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争执,其余王公贝勒们只得睁大眼睛听着,他们既没有插话的权力,而且也不明白该说什么,只有豫亲王多铎却带着几分复杂神情,作为胞弟,他比阿济格更能明白多尔衮心中的志向。

    果然,多尔衮神情有些恼怒,他高声道:“阿济格,此一时彼一时,昔日我满洲只不过是为求得生存计,如今我们必须要角逐天下!”

    阿济格嘿了一声,道:“多尔衮,这天下的汉人数万万,杀也杀不尽,可我满洲不过数万兵,如何能取得天下?若是将来一个不慎,葬送的可是先汗王打下的大清江山!”

    多尔衮望了自家兄长一眼,终究摇了摇头,说到底这是清廷内部的两种思想冲突的缘故,像偏向于保守的一派就认为不应该学习元朝那样入主中原,花花似锦的中原只会腐蚀掉悍勇的满洲武士,而且汉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清廷根本无法建立起统治,最好只是每年来抢劫一把就好,支持这种想法的基本上都是清廷的一些传统王公贝勒。

    至于另一派则是在战争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新锐骨干以及汉人降臣势力为主,他们认为大清就应该入主中原,从而以正统的身份君临天下,包括皇太极、多尔衮、多铎、范文程、祖大寿、洪承畴等人,基本上都抱着这个观点。

    特别是那些投降清廷的汉人,他们并不想一直背着汉奸和国贼的名义被人指指点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清廷取代大明,成为天下的正统,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用‘从龙入关’的名义成为新朝的功臣。

    “无论如何,山海关都是要拿下来的!”

    多尔衮不想在这个时候继续深入矛盾,他握紧拳头轻轻砸在桌面上,沉声道:“这一战我大清势在必得!”

    ......

    京城。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一脸兴冲冲地走进端本宫,自从顺军围三阙一放开一道缺口以后,明军的耳目总算打开了一道缝隙,而锦衣卫在多番努力之下,也终于接到了来自天津的密信。

    “启禀千岁,天津发来了消息,陛下.......陛下尚未南撤,还发来了一封密信!”

    朱慈烺这两天一直在端本宫中陪着吴月英,倒不是完全做给吴襄这个老丈人看的,而是朱慈烺越发意识到了吴家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自从吴三桂大胜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朱慈烺对吴家的态度也就越发和煦。

    听到李若琏这么一说,朱慈烺顿时有些震惊,他连忙接过密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一开始还算轻松的脸色也慢慢阴沉了下来。

    吴月英似乎瞧出些许不对,低声道:“千岁,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朱慈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勉强笑道:“清兵已经入关了.......可是父皇到现在还滞留在天津,以致于天津的那步棋子已经废掉了一半。”

    在朱慈烺原来的计划当中,崇祯应该早早就去了南京才对,根本没有想到崇祯并没有离开,而原本布置在天津策应自己的几万兵马,此时却因为清兵的入关而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崇祯的安危恐怕就会出问题,也就说即便让吴三辅去统领天津的军队,也不可能调拨太多兵力出来。

    “因为我的出现,吴三桂没有投降李自成,也没有后面那些事情,可是清廷依然选择出兵关内,这说明他们早就有了进攻计划.......”

    朱慈烺在心中轻轻摇了摇头,朝着一旁的李若琏道:“速速将吴将军请来,还有把在京四品以上的大臣们都请到端本宫来,就说本太子有大事要跟他们商议,关于南迁的事情。”

    “是,千岁。”

    李若琏拱了拱手,随后便转身离去。

    一旁的吴月英好奇地望了一眼朱慈烺,低声道:“千岁,我们真的要走了吗?”

    “对,我们要走了,但是这一次不是去天津。”

    朱慈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眼神凝重地望着天边,神色似乎越发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