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大宋皇家发行商 > 第387章:朝中争议
    这个关键的时候,山下宋军制造出浩大的声势来,又是放火烧山,又是火炬如林,好似援军无尽,随时都有可能冲上山围困交趾军队。

    交趾主帅李欣虽说是养尊处优的王室,但能够被李德政派来负责此事,本身不乏才能。他在混乱的局势中能够聚合起大部人马,形成有效防线,本身就不是一般人。

    眼下宋军声势如此壮大,反而映衬出宋人的心虚。战场之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李欣手中若是有绝对优势兵力,绝对不会在相持阶段暴露出来,而是会选择围困,伺机歼灭敌人。

    这是李欣的看法,他看出来宋军实力不强,此举很可能是虚张声势。但是,万一呢?如果猜错了,李欣今夜若不是战死,便是被俘。

    就目前而言,交趾整体上占据着优势,明知道宋军大概率是虚张声势,可是李欣不愿赌。在他眼中,峰州都督府的这数千宋军,不过芥藓之疾,这一次受挫,那就暂时后撤,积蓄力量反扑便是,没有必要冒险。

    所以,李欣选择了退军,留三百人殿后,自己率领主力撤退。

    这三百人自然拦不住樊圣,歼灭这支殿后队伍后,樊圣率人趁夜追击,没有穷寇莫追的说法,正是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的大好时机,不可轻易放弃。

    但是因为山下的支援人马提前暴露,导致樊圣设计之中的歼灭战没有成功,这一夜,至天明清点战损及战功,击杀敌军半数,约摸千人,战果丰盛。可惜的就是走了李欣,不曾生擒此人。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距离樊圣设想之中的结果还有一段距离,走了李欣,敌方中枢还在,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反击,就不方便自身扩大战果。

    打不出一场漂亮的战争来,太子赵昕就还需要面临来自朝中的压力。很无奈,樊圣也只能够见好就收,在焚毁交趾留在雄王宫上的辎重后选择撤军。

    而目前汴京的情况,就如樊圣所预料的那样,李日尊接连攻破钦邕廉三州并大肆屠戮后,就有两广官员上章弹劾宋巡等人妄开边衅,要赵祯治罪问责。

    继两广官员弹劾奏章之后,是宋巡派人送来的奏章,配合着曹讽田达义阻截李日尊成功的消息,算是喜报。宋巡并未将罪责推给别人,而是自己一力揽下,提及自己并未处理好兵民之间的关系,消息传输系统不顺畅。最后宋巡自请降爵贬官,减少俸禄,听凭朝廷一切处置。

    针对此事,朝中迅速分化为两派,一派人认为宋巡等人虽然有过,导致百姓大量伤亡,但是能够及时阻击李日尊,应该功过相抵。一派人认为宋巡等人若是不妄启战端,百姓根本不会有伤亡,根源在宋巡等人身上。

    目前而言,争议还只是出现在中下层官员之间,尚未波及到宰执及赵昕身上,其实也就是赵昕和各个宰执暂时没有下场而已。中下层官员争辩时说的话,其实就是赵昕和这些文官争斗的一种表现。

    功过相抵派道:“昔日汉朝北疆,匈奴年年入关,劫掠生民,为害不浅。今有名将远征在外,尔等处衣食无忧之位,不图卫国安平,反倒为乱在内,是可诛也!”

    功不抵过派反驳道:“太祖过大渡河而不过,言此河之外不为我有,保大宋大理两境安平。太宗图谋交州,受阻瘴气,终不得行,乃退武兴文,重用文士,养德纳四方之国,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实圣朝之治。今日宋巡等人不守祖宗之法,妄开边衅,百姓何苦,竟受破家之难!”

    “太祖不过大渡河,是先南后北,意在设封桩库储余财,先复燕云十六州,恢复汉唐伟业,绝非舍弃汉家基业。太宗两度北巡,国困民乏,方起退武修文、休养生息之意,亦绝非不复旧土。”

    “今本朝天灾延绵,兵乱不绝,三冗三费,内乱尚不曾安定,如何外战。交趾本非弱国,彼国主南征北战,内外无忧。武人自谋私利,竟招致百姓罹难。今日不治罪,来日人人不服号令,贪功冒进。”

    ……

    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本就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说不到一块去。抛开个人成见,后者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是依照他们这样说来,王朝初年国困民疲,需要休养生息,王朝中期天灾人祸,同样需要休养生息,合计着就不要收复故土了呗。

    自古战争,就没有绝对有利的时机,只不过是相对有利罢了。照着他们这样等,非要等到王朝末期敌人也没落下来不可,只是敌人没落了,自己难道不是没落了吗?北宋末年契丹确实没落了,可是你自己呢?用钱买回燕云十六州又有什么意义?

    分明是大国,却偏偏有小国心态,喜欢赌国运,博机会。只要你自身足够强大,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机会。对于大国而言,自身内部永远都更重要。

    此番争论,不看思想正确与否,有一点需要指出,文官集团针对宋巡等人集中开火,要赵祯严加治罪,其实暗藏夺权的心思。

    当初赵昕选择与交趾开战的时候,文官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作战的一应权力操之于赵昕,此番若是宋巡等人被治罪,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收回作战的临场指挥权。

    反正赵昕是不可能将这个权力扔给他们的,就是砸在自己手里,直接退兵,也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船厂精兵交给这些文官统率,谁知道他们会祸害成什么样子。

    都说武官贪财,文官也不遑多让,天下乌鸦一般黑。许多文官颇为自诩的一件事就是克扣武人俸禄,还自言为国省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这事百姓毕竟遭受重大损失,这件事洗不了。说起来,三州被劫掠还是小事,关键是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深刻问题,即宋朝内部统属不一,宋巡指挥不了负责民政的两广官员。

    此事不解决,下一次百姓遭受灾难似乎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