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阁 http://www.xyyqm.com
兴献王朱厚熜十五岁那年,有一天,湖广安陆藩王府急匆匆走来一批神秘人物,差官带领身穿橘红色制服的缇骑(骑马的侍卫)直奔王府,大街上众人纷纷躲避,无不紧张、惶恐,心想:可能要出大事情。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他们个个都是宫内武功高手,面容威严冷峻,他们是在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原来武宗皇帝朱厚照于不久前刚刚驾崩,武宗虽然结束了他荒唐短暂的一生,只活了三十一岁,却没有留下子嗣,不会再考虑地位、金钱之类的东西,但活人是一定要考虑这些。在宫廷上下的惶恐不安中,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武宗之母)经过紧急谋划,一方面秘不发丧,一方面派人去安陆迎接武宗的堂弟(叔伯兄弟)朱厚熜入继大统,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只说是奉旨传兴献王朱厚熜进京问话。这样,就可能避免因皇位之争而引起的动乱。这日,兴献王朱厚熜正与手下谈古论今,忽报有朝廷命官奉旨前来,朱厚熜着实吃了一惊,不知有何祸事,急忙上堂焚香跪拜接旨,朝中钦差口宣圣谕:“亲奉圣旨,命兴献王朱厚熜即日起前往京城问话,不得有误!”众侍卫不由分说,立刻簇拥着兴献王出了王府,只留下王府中人,吓得他们面如土色,呆立在原地。差官一行人将兴献王朱厚熜扶上马,向着京城方向飞奔而去。朱藩王心里直犯嘀咕,但又不敢多问。差官和侍卫以藩王之礼待他,并无半点儿为难。所过之处,皆有本地官员迎来送往,直让朱厚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此时就有一个江西袁州人叫做严嵩的正在暗处密切地注视着这帮不寻常的队伍。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他是坏人中的极品,其专长是溜须拍马,在这方面无人能望其项背,不久这项特殊技能就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需要说明:坏人拍马屁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私欲。1505年严嵩中进士,被朝政任命为编修,因权奸刘瑾把持朝政,以生病为由引退归乡,在钤山老家闭门读书并写下大量诗文,《钤山堂集》四十卷是其主要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德(武宗)十四年(1521年),严嵩已过了不惑之年,他已经41岁了,长得身材高大,瘦削的脸庞,颧骨向外突出,大眼睛,声若洪钟,口才不错。此时,虽归隐乡间,却与朝廷的官员有书信来往。他城府极深,奸诈诡异,是那种当面说好话背后使绊子的人精。有一次,一个算命先生曾预言:严嵩绝非池中物,早晚有咸鱼翻身的那一天,他日定能权倾天下,误国害民。
近日,严嵩的“线人”(朝廷高官)向他提供了国家最高机密:武宗皇帝朱厚照病危,可能不久于人世。坏人中的极品严嵩盘算:现任皇帝由于平时玩得过头了,没时间生小孩,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呀。朝中重臣杨廷和与张太后(武宗之母)正为挑选继承人煞费苦心。兄终弟及,皇位自然有人继承。严嵩想,住在湖北安陆(今湖北钟祥县)的朱厚璁极有可能是最佳人选,因为朱厚熜先生身份特殊:兴献王的儿子,宪宗皇帝的孙子,孝宗皇帝的侄子,武宗皇帝的堂弟。朱厚熜是幸运的,命运之神在(垂青)眷顾他,就连首辅杨廷和也认为这位十五岁的少年与武宗血缘最近且聪明伶俐。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到这些,严嵩心中暗喜,我会有出头之日的。这几天江西九江的官府格外忙碌,他们要迎接藩王和朝中钦差,然而,游玩到此地,严嵩自然比别人更忙,他派人四处打听藩王要用餐的客栈,并安排仆人带着扶乩的道具随时待命,他扮作扶乩的术士,以便给未来的嘉靖皇帝算上一卦。
说来机缘巧合,严嵩看见了当街有一家豪华的客栈门前,有坐轿的,骑马的官员在互相打着招呼,像是在谈着机密事。过了一会儿,兴献王朱厚熜一行在众人的护卫下缓缓来到这家客栈。严嵩不禁狂喜,他想,如果能和未来的新皇上套近乎,自己必将平步青云,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错过?严嵩当机立断,就在这家客栈对面摆上乩摊,亮起大嗓门:“客官,扶乩喽一一”这仁兄就差拿“麦克风”自演自唱了,很快有三三两两的人过来,要求算卦以测吉凶。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严嵩的仆人也忽悠道:“我们先生算卦可灵验了,赛似活神仙!”一旁的兴献王朱厚熜探出头来向严嵩的乩摊张望,他受父亲的影响,对道教极感兴趣,于是他吩咐道:“我也要算上一卦,让那位乩人先生等着我!”差官不敢违命,立刻派人传话给严嵩,严嵩自是喜出望外,忙对众人说:“你们都散了吧,我累了,明天再来算卦。”众人只好叹着气失望地散开。兴献王朱厚熜酒足饭饱后,就在两名都身穿便服的随从护卫下来到严嵩跟前,严嵩不禁心中一惊:眼前的这个人虽小小年纪,只有十五岁,却给人一种少年老成之感且气度不凡,确实可敬可叹。兴献王朱厚熜也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先生,但见他气宇轩昂,便心生好感,他断定此人必有过人的本领,就亲切地向严嵩打招呼,严嵩倒地拜见,惊得行人驻足观看。兴献王朱厚熜忙扶起他:“不可太过招遥,先生免礼!”接着又轻声说道:“先生,我有一件为难事,请您指教。”严嵩对未来的少年天子说道:“这里人多嘴杂,不便多说,能否找一僻静处?”兴献王朱厚熜面带微笑点了点头,同时,又派一名侍卫去告知钦差。一会儿,差官带着侍卫赶来。几天前,严嵩就选好了一家地方宽敞,环境清雅的客栈,兴献王朱厚熜对此十分满意。众人坐定后,严嵩就请示少年天子(未来的):“在下是否现在扶乩?”兴献王问道:“你真的知道我的心事?”严嵩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他朗声答道:“勿开金口,心事我早已知晓。”“但说无妨,若灵验,日后定当酬谢。”严嵩故作高深地说:“时辰未到,天机怎可泄露?”兴献王是何等的冰雪聪明,他即刻令众人回避,只留钦差一人在旁陪护。扶乩即将开始,严嵩命仆人准备道具。说起扶乩,它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东晋,兴盛唐、宋、元、明时期。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要准备带有细沙或灰土的木盘,其次,要将乩笔插在一只筲箕(由秸秆编成)上。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神灵的名字附降在身。上面的文字能示人吉凶,预知未来。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只能让未来的嘉靖皇帝深信不疑。严嵩假装有神灵附体,用江南人柔和的音调唱道:“你才唱罢我登场。”他的仆人也应和着,意即武宗驾崩,少年天子继大统。兴献王此时想着进京一事。严嵩又接着唱:“五彩祥云冲碧霄。”后来严嵩在沙盘上不停地写:真龙本是天上降,云拨雾散见天日。朱厚熜看得心惊肉跳,他用颤抖的手指着严嵩:“你难道不怕犯灭族之罪?”严嵩故意压低声音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望君珍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下与君别过。”听到这些,兴献王心中早已激动万分,他拦住严嵩说:“先生,且慢!我还有事情和你商量呢!”朱厚熜屏退左右,就和严嵩来到一间密室长谈。兴献王朱厚熜问起了严嵩的来历,再加上严嵩谈吐不俗,认定此人绝非江湖术士,有过人的才干和胆识。他温和地说:“果如先生所言,你一定会成为国之栋梁。”严嵩再三拜谢:“愿为我大明效犬马之劳。”兴献王朱厚熜盛情地款待严嵩等人,晚饭后,他们俩人又谈了大半夜。严嵩谈到了治国方略,分析了朝廷的形势,当然不是“形势一片大好”之类,他吓唬未来的少年天子“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朱厚熜不解,严嵩一脸奸笑:“朝廷重臣和张太后就是压在你头上的两座大山。”朱厚熜问:“那该怎么办?”严嵩说:“拨开云雾,勇往直前!”至于你进京名分礼仪要坚持自己的定见,万不可动摇。兴献王朱厚熜觉得他自己此时不再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而是一个霸气十足的君王了。第二天,两人才依依不舍地辞别而去。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那位十五岁少年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来到了气势恢宏的京城,他不是来旅游观光的,而是手捧杨廷和、张太后“遗诏”做新皇帝来了。说实在的,他还没有完全做好思想准备。此时,杨廷和与张太后早已安排官员迎接兴献王朱厚熜。官员们齐声奏道:“恭请殿下(太子)从东安门进宫,暂住在文华殿。”朱厚熜先生装作没听见,他提高了声音,十分生气地说:“我是奉‘遗诏’继大统而来,我走大明门进宫,进奉天殿!”谁说十五岁的少年好糊弄?这一次权谋老手失算了,张太后也失算了,不久他们就会自食其果。朱厚熜想:我又不是皇太子,我是大明帝国第十一任皇上,凭什么听你们这些做大臣的?然而大臣们却很顽强,挡在少年天子的面前,大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阵势。看来双方没有缓和的余地,大臣很强悍也很猛,少年天子势单力薄,严嵩的话在耳边响起,绝不屈服,寸步不让!朱厚熜装着很无奈的样子,沮丧地说:“你们不让我走大明门,我也不去东安门,我回安陆总可以吧?”这就是后来的权奸严嵩惯用的以退为进的策略。这一招够狠!现场变得鸦雀无声,之后是沉默,兴献王朱厚熜摇身一变就成了史上的“嘉靖”(家家干净)皇帝,由此观之,法理依据很重要。登基不久的嘉靖召开了第一次朝廷会议,当然这由朝廷重臣杨廷和先生主持,主要议题是给新皇上(少年天子)来个下马威,第一个带头攻击的是礼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xx官兼礼宾司),史称的“大礼议之争至此拉开序幕,尚书大人开始了长时间的演讲,他博学广闻,引经据典,列举了大量事实,好像论证”继统“就必须”继嗣“这一重大问题,因朱厚熜登基是明朝开国时立下的规矩,而此规要求嘉靖帝改认孝宗为父亲,而自己的亲生应成为嫂子(皇叔母),一个在讲,一个在听,嘉靖帝越听越窝火,简直欲怒发冲冠,真是岂有此理!当皇帝窝囊,老百姓尚且能认自己的父母,难道你们还给我指定父母不成?是可忍,熟不可忍。皇权与阁权发生激烈的较量。新皇帝和以杨廷和大人为首的正德年间的旧臣互不相让。围绕着嘉靖皇帝名分礼仪问题,双方展开大辩论,谁也说服不了谁,从1521年到1524年,一拖就是整整三年。杨廷和的主张几乎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少年皇帝感到空前的惊恐与无助,真正成了孤家寡人,这时,他多么需要有人为他分忧,有人给他出主意。曾在前朝担任编修的江西人严嵩不正是合适的人选吗?少年天子即刻下令严嵩进京供职。不久,嘉靖帝又下诏接进宫。
母因子贵,兴献王妃接旨后抵达京郊通州,儿子既然做了皇帝,做的自然要被尊为太后。兴献王妃听说了朝廷不按太后规格接待,就不肯进城,嘉靖也在宫里大发雷霆,并扬言:我不做皇帝了,要和一起回安陆。这让我联想到:曹雪芹先生笔下的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回扬州老家的一句玩笑话,宝玉就急得大叫:”快将林家(接黛玉)的人打出去!"杨大人屈服了,张太后也投降了,最终张太后只好命令大臣以皇太后的礼仪迎接兴献王妃入宫。
很快嘉靖皇帝见到了奉旨来到京城的严嵩,嘉靖帝大喜过望,仿佛如鱼得水一般,立即命他官复原职,起先杨廷和大人也不太在意,连皇上的意见他都敢驳回,何况一小小的芝麻官。少年天子多次在宫中召见,密谋打垮以杨廷和为首的旧臣,以巩固自己的皇权。厚黑学高手严嵩四处搜集大臣交往的言论,借题发挥,造谣中伤,到处煽风点火,甚至在嘉靖帝面前攻击杨廷和等朝廷高官目无君臣,僭越礼制,把持朝纲,居功自傲。在严嵩等人的精心策划下,礼部小官员张璁和桂萼联手,以孝治天下千古不变之礼大做文章。他们学的专业就是礼仪学,你想认亲爸就认吧,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哪有一坐上皇帝的宝座就不认父母的理?奏折很快就传到嘉靖帝手中,他激动得仰天长啸:“吾父子获全矣!”大意是:我爸没弄丢,我终于找回他老人家了。嘉靖皇帝想: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立马写手谕,封自己的父母为皇帝和皇后。老兴献王已去世,算是追认,三国时,曹丕不也追认老爸为”武帝“吗?古今同理。后来,嘉靖帝重用支持自己的张璁和桂萼等人并特封张、桂二人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礼仪事项,此时,严嵩也参与了国策的谋划。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四日,左顺门外上演了一场大戏,以杨廷和内阁大学士为主角的两百多名群臣跪请世宗嘉靖皇帝改变旨意,起因是朱厚熜为自己的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寺庙、社稷,引起群臣不满。此时的天空阴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杨廷和之子杨慎高呼:“国家养士应为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嘉靖帝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全然不为所动,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想哭就哭,爱跪就跪着吧。但众大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逼少年天子就范。杨慎状元(学霸级)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哭声引来了京城百姓,他们议论纷纷。嘉靖皇帝怒从心头起,令锦衣卫将为首的八位大臣下诏狱,然后他发扬了他祖朱元璋的精神,要么不做,凡是做绝,又下令将参与此事的四品以上官员86人停职待罪,五品以下官员134人下狱拷讯。两天后,嘉靖皇帝为上封号“章圣慈母仁皇太后”。不久,嘉靖帝下令参与闹事的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不给工资),五品一下官员当庭杖责,其中16人当场被打掉了性命。至此,反对礼仪的官员缄口不言,历时三年的“大礼仪”事件以朱厚熜完胜结局。十八岁的朱厚熜心中涌起了大获全胜之感,杨廷和权谋老手走了,愤青杨慎走了,但杨慎这个带头闹事的,在城府极深的嘉靖皇帝眼里简直比钉更可怕,廷杖(打屁股)没有打死你,流放再让你受煎熬,皇上将手一挥:“杨慎,你就去那蛮荒之地——云南吧。”朱厚熜心里咬牙切齿,有多远就给滚多远,真是不知好歹,有官你不做,有福你不会享。
杨慎带着伤痛,带着哀怨,带着失望上路了,途中多坎坷,危机四伏,凭着优等生的才华和勇气,最终化险为夷。
平定风波(大礼仪事件)之后,嘉靖皇帝有了自己的心得:大臣不可靠,太监不可靠,既然当了孤家寡人就应当依靠自己,他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严嵩和道士除外)。因此,他认为,权力、阴谋、暴力可以征服一切!
然而,这在经历磨难,博览群书(无书不读),著作等身、学富五车的杨慎看来简直如同小儿科。《三国演义》等的开篇词后被谱曲传唱至今,听者无不动容,确实震撼人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天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本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曾误以为这词出自罗贯中的手笔,其实他它来自大名鼎鼎的杨慎之手。实在是了不起,这就是水平啊!
客观地讲,在嘉靖皇帝执政前期,他还是有所作为的。史载他和首辅杨廷和一道下令裁撤冗员,精减机构,减免赋税,实行修养生息政策,重用人才。至于嘉靖后期,因朱厚熜痴迷修仙,致使大权旁落,奸臣严嵩祸国殃民,又另当别论。改革家张居正先生的“一条鞭法”使大明帝国这台老旧的机器又加速运转,这些咱们留待以后再讲。
这时,新政的实施无不令海瑞等举人们欢欣鼓舞,他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个个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云来阁 http://www.xyyq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