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菜,意思就是,人无,我有。”
虽然听懂了,但是,王老板觉得很难,他估摸了一下,池瑞说的特色化经营,那需要搞出来数十个全新的菜色,还要好吃,还要价格亲民,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食客们挑着嘞!不是所有的菜色创新都能被大众接受的。
池瑞信心满满地拍板,“包在我……和师傅身上。”
在后厨备菜的裴师傅打个喷嚏,抬头望天,“谁想我?”
师徒俩经过了数月的菜色创新,内部人员试吃大获成功!
王老板信心满满地换了招牌,还开始大做广告,开始的食客是被诱人的广告和打折信息吸引过来的,但是多数吃过新菜品的食客,都很满意,因为在这里有完全没有听过的新菜,整个一本食谱,从热菜、凉菜、汤品到主食,都是全新的,没听说过的!
一波口碑营销后,全城的美食家们都涌来了,他们都想争先品尝那些从未听说过的新菜。这些饭菜,多数不仅美味,而且实惠,是老百姓也吃得起的饭菜。至于有少数价格比较贵的菜,那也是真材实料,物有所值。
于是,到“惠民私房菜”去吃饭,就成了一种时尚,如果谁还没有去过,就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后来,慢慢地,一些政府接待也安排在这里。
几年过后,这家饭店就成了城市里的一个文化现象,有外地游客特意慕名而来,要吃一吃这里的“私房菜”。
虽然也有一些饭店开始模仿,但是,一来他们没有食谱,把握不准味道和火候。二来,那些匆匆搞起来的私房菜饭馆没有底气,名为私房菜,其实多数还是常见菜,慢慢地,就没人来了。
“惠民私房菜”后来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些名气,不断有美食家、美食杂志记者、知名厨师前来品菜。
这一年,全国厨师大赛开始了,国家生活台拟举办为期三月的名厨大战。池瑞得到了一个知名美食杂志的推荐,站在了国家级的赛事上。
而在宿舍准备毕业论文的妹妹池秋就每周六晚上八点准时等在电脑前,等着看她哥。一个宿舍其他三个女孩也被赛事吸引过来,但是,当看到池瑞出场的时候,一个眼尖的舍友就使劲儿捏池秋的胳膊,“诶诶诶,你看你看,这个帅哥大厨好像你哥。”
“而且还跟你一个姓。”另外一个补充。
“这就是池秋她哥!”有一个气愤地认定,“他请我们吃过饭!好啊你池秋,你哥上电视,你不告诉我们,你偷看!”
在一顿“龙爪手”下逃生的池秋赶紧讨饶,“我也是刚知道,我哥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
同学的哥哥参加全国比赛,大家都挺兴奋的,不过,看到池瑞报菜名报了个豆腐汤,大家都泄气了,“嗨!人都鲍鱼、海参的,你哥弄一豆腐汤,这算弃权吧?”
“食材就先输了!”
“你知道结果吧,池秋,你哥输了赢了?”
池秋矜持地说,“看吧,看完就知道了。”结果又招来一顿“龙爪手”。池秋只得坦白,“赢了,赢了,哎呀,怕了你们了!”
“赢了?不能够啊!”舍友大大惊奇,“豆腐汤赢了燕窝鲍鱼哎!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怀疑她哥的实力,池秋不高兴了,“我哥可是全国都有名气的私房菜主厨呢!”
大家带着浓浓的好奇心看完了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在六位参赛者中,长得最帅的池瑞大厨用最简单便宜的食材,熬出了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
五位专家评审中有四位投票给他,五十位大众评审中也有三十多位投票给他。大家被问及豆腐汤口味如何时候,用的最多的评价就是“舒服”。这是一道味道清淡,但是喝下去会让人从味蕾到胃部,都感到十分舒适的汤品。
池瑞让评委最赞赏的是,他没有用到任何一种调料,仅仅是用主食材和配料自身的味道进行调和。评委们的最终评价是,“这是一道健康的菜,清淡而美味,老少咸宜。”
池秋和舍友们追这个节目一直追到毕业前几天,池瑞止步十二强。虽然没有进入全国十强,但是对于一个这样年轻的、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厨师来讲,已经是难能可贵。
家乡的人民引以为傲,王老板更是拉起了横幅,“祝贺我店大厨池瑞荣获全国十二强主厨!”
92.父亲是家暴男20 。
池瑞一回到家乡, 就受到了热烈欢迎!王老板的店客似云来, 忙得他脚不沾地,托关系订餐的太多,吓得王老板好些日子不敢开手机,都用员工的手机打电话。
为了留住这个“厨坛新星”, 也留住他和裴师傅共创的菜谱, 王老板跟池瑞和裴师傅都签了合同。池瑞和裴师傅把菜谱作为知识产权交给王老板,而王老板置换给他们各自10%的饭店股份。
这样, 裴师傅和池瑞也成为了饭店的股东,王老板终于安心了,再也不用担心这两位跳槽到别家, 带走饭店特色了。
池秋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服装公司做销售,干了两年后, 就开始自己经